2008年10月28日
星期
西部地区共青团吸引和凝聚农村青年就是要以想办法带领青年致富为载体——

出访德国的青年农民邓荣志

本报记者 崔玉娟 特约通讯员 吴芳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10-28    [打印] [关闭]
    10月20日,出访德国的中国青年代表团回京。在这个400名青年人组成的代表团中,邓荣志是唯一一名青年农民,也是团中央第一书记陆昊点名邀请随团出访的青年农民。

    今年31岁的邓荣志和他组建的对虾养殖协会,一路备受瞩目。德国青年部年轻人参政司国际青年政策处官员安特耶·则姆贝是这次德方总领队,他表示,要到邓荣志的家乡——广西钦州市土地田村访问。他非常好奇这个年轻人如何带动当地农业发展。

    土地田村,地处钦州市钦南区东南沿海,海洋滩涂将近4500多亩,3300多名村民中,近2000人涉及对虾养殖,这是农民的支柱产业。这里有的人家世代养虾,2004年,对于那个回乡养虾的20多岁的大学生,大家投来的都是怀疑、惊诧的目光。

    2004年,从广西大学毕业的邓荣志放弃了选调百色的机会和北海卜锋饲料有限公司科技示范员的优厚工作待遇,毅然回乡创业,引来一片哗然。芦狄村村民张崇兴好意提醒他:“没经过实践,理论高是没有用的。”还有人嘲笑他:“是在外面混不下去了才跑回来的吧?”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的家乡适合水产养殖,我学的又是这个专业,所以回来了。”邓荣志回乡了,更重要的是,他要改变家乡人养对虾靠运气的局面。

    对虾养殖风险很大,对环境要求非常高。以往这里的对虾成活率只有45%,今年,经过冰冻灾害,土地田村的对虾成活率仍然保持在70%以上。邓荣志一手拉起的协会内部的对虾成活率达到了80%~90%。

    今年7月,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陆昊到土地田村调研时,对邓荣志的工作充分肯定。陆昊在广西农村共青团工作座谈会上表示,西部地区共青团要吸引和凝聚农村青年,就是要以农村青年不甘于贫困的现状为根本动力,以想办法带领青年致富为载体。

    邓荣志从小家境不好,是“咬牙”上的高中。刚刚回乡创业,最难的时候,连饲料和生活费都没有,靠贷款为继。

    “中国农村有8亿人口,农村不发展,整个国家的发展就不可能,中国的农村有很大的潜力。”从德国回来,邓荣志的想法更加明确了,他要做的不只是提高当地农民的技术,而且要让他们认识到科技的重要。

    2004年7月,一场被称为“对虾癌症”的红体病殃及土地田村40%的虾塘,虾民们提着病虾走遍钦州、北海、防城求治无门,手足无措。邓荣志主动到一些村民家中治虾病,被拒绝了。

    “都拖了这么多天,别把我的虾塘整死了。”张崇兴家的虾塘甚至已经传染60%,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接纳了邓荣志自己配制的药品。第二天,张崇兴的虾塘成了邓荣志的活广告,“真厉害!”四乡八里的虾农都找上了门。

    从此,邓荣志有了“对虾教授”的美称。“养虾教授”成了土地田村的品牌,邻近防城、北海等邻近沿海城市的虾农经常打电话向他咨询养殖技术,甚至不远百里到他家里求教。

    北海市一位姓雷的养殖户信赖邓荣志的技术指导,从邓荣志2003年1月离开卜锋饲料公司后一直寻找他的下落,直到2007年9月才找到,高兴得他三头两天往邓荣志家跑:“有了你,我的养虾路宽了!”邓荣志的二哥为邓荣志做了一道算术题,算出邓荣志近年指导的养殖户超过1万户,辐射养殖面积超过1万亩。

    这次出访德国,让邓荣志感到高兴的是,他们参观的德国青少年布拉氏维茨社区与青少年协会、灵别墅协会搞活动、训练大家配合、招募志愿者等做法,对他有很大启发,因为2006年,邓荣志组建对虾养殖协会,一下子聚集了82人。

    “把这些有共同志向共同兴趣爱好的人组成一个群体,抱团闯市场抵御风险,相互交流合作发挥作用。”邓荣志正是基于此,组建了协会。随后,他在自己的饲料店开设了“农家课堂”,上电教课,亲自为会员养殖户免费开展养殖技术培训和技术咨询服务。协会增强了虾农们的信心指数,对虾养殖协会会员两年内增加到300多人。

    今年6月,对虾养殖协会成立团支部。组成协会团支部的31名团员青年来自不同的行政区域,包括土地田村和附近北海市合浦北乌家镇等地。对虾养殖协会团支部也成为钦州市首个打破行政化、区域化并在经合组织内建立的团组织。

    如今,团支部决心筹资50万元修通由公路通往虾塘的村道,方便收购车直接开到虾塘边,使全村对虾收购价格因鲜活程度高提升2元/公斤,仅此一项,土地田村每年对虾养殖增收可望超过200万元。团支部书记邓荣志还联系钦州市青年联合会,组织高级养殖专家到团支部授课,组织团支部团员青年到大连参观学习。

    “要让更多的人投身农村。”如今,在外打工的青年苏通鉴回来了,庞永春回来了。

    从50多亩虾塘每年百万元收入,到辐射整个广西北部湾养殖业的对虾养殖协会和5000多亩养殖基地蓬勃发展,邓荣志一路艰辛,对未来,邓荣志信心满怀。明年,“对虾教授”邓荣志打算读博士。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