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奥巴马欢呼为时尚早
最新出版的《选票的背后——透视美国大选和美国政治文化》(中国青年报记者王冲著,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一书,披露了诸多美国大选史上反败为胜的故事,其中以1948年杜鲁门战胜杜威最为典型。
大选史上反败为胜的经典
罗斯福在任内去世,副总统杜鲁门继任。他脾气倔强,言辞辛辣,威望每况愈下。因此,1948年大选时,民主党党魁一直在酝酿抛弃杜鲁门,寻找其他人参加竞选。而共和党也胸有成竹地期盼着在11月的竞选中大获全胜,因为他们推出的是托马斯·杜威——名气如日中天的共和党政客。
此时,媒体一边倒地认为杜鲁门必败。编辑、专栏作家、广播评论员、政治分析家以及民意测验都预言,杜威会取得压倒性的胜利。《纽约邮报》写道:民主党应该立即承认败给了杜威,并省下进行选战活动的资金。《华盛顿邮报》说,民主党最好立即向杜威让步,节省竞选的服装和泪水。
美国比较知名的50位政论家都认定,此次大选杜威必胜无疑。大选前夕,颇有影响的《生活》杂志还刊登了杜威的大照片,照片下面写着“下届美国总统”。另一个杂志封面则大书:“杜威成为总统后将会怎么做?”华盛顿、纽约的一些报纸还报道说,杜威的就职大典也在筹备中。
民意测验显示,杜鲁门赢得选战的胜算微乎其微。选举前一天,盖洛普民意测验预测,杜威会赢得49.5%的选票,而杜鲁门只有44.5%的选票。
结果却大爆冷门。杜鲁门拿下28个州,获得303张选举人票,战胜杜威,当选美国第33任总统。获胜后,杜鲁门得意扬扬地露齿而笑,手举一份《芝加哥论坛报》。报纸上有个醒目的标题:“杜威击败杜鲁门”。这张照片成了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政治照片。
1948年,蒋介石正在指挥军队打内战。得知杜威的支持率大大高于其他几位候选人时,他研究了美国大选形势,决定送一笔巨款给杜威,作为他的竞选经费。1948年夏,蒋介石秘密派人去美国,将一笔巨额资金交给杜威。按美国的法律,参加竞选总统的人不能接受外国的捐款。但此时的杜威太缺钱了,已顾不了那么多。杜威接过钱后十分感激,并一再向送钱的国民党人说:“我很感谢蒋委员长的帮助。如果我顺利当选,将尽力帮助蒋委员长扭转不利战局,彻底消灭中国境内的共产党,使蒋委员长能安安稳稳地做总统。”
由于蒋介石和秘密献金人长期对此守口如瓶,国民党到底送了多少钱给杜威,至今还是个谜。这一下,杜鲁门恨透了蒋介石。1950年1月5日,杜鲁门代表美国政府发表了《关于台湾问题的声明》。该声明再次确认历次有关台湾问题的国际决议,表示不干涉中国内政。同年2月9日,美国国务院就台湾问题回答众议院外事委员会询问时,又重申这一立场,即“自1945年驻台日军向国民政府投降以来,台湾即由中国管理,它包括在中国之内,成为一省”。
种族问题依然在考验美国人
现在,距本届大选投票已不到10天,3场电视辩论已经结束,看起来志得意满的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甚至开始公开谈论交接班。10月22日,奥巴马在弗吉尼亚州首府里士满召开国家安全主题会议,与数名资深国家安全顾问谈论他当选总统后面临的外交挑战。会上他还说,要确保“美国的敌人们”无法利用政府换届之机兴风作浪。
根据皮尤民众与新闻研究中心21日公布的民调结果,奥巴马以52%比38%领先麦凯恩14个百分点,优势极其明显。然而,考虑到奥巴马的非洲裔背景,民调的可信度大打折扣。《选票的背后》一书中,作者结合亲身体会道出了美国种族问题的复杂性。
早在2006年年初,美国《新闻周刊》就做了一项调查,93%的受调查者表示“愿意投票给合格的非洲裔美国人”。这个比例可以说相当高,全无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色彩。可下一个性质相同的问题却遭遇截然不同的答复。当被问及“你认为美国是否准备好了迎接非洲裔美国人当总统”时,只有56%的人回答“是”。此中反映的心态是:我可以接受,但我不太相信别人会接受。
其实,进一步研究数据就会发现,回答“是”的人也只是随口说说而已—反正不是真正的投票,为何不显得自己风格高尚一些呢?连美国的调查公司和新闻记者也搞不清到底有多少人在说实话。白人口口声声说他选奥巴马,你可以权当玩笑话。当黑人说他还没有作出决定时,你也不必信以为真。
种族和性别一向是美国的敏感话题,接受调查的人士虚伪一点也情有可原。在这个号称“熔炉”的移民社会,种族歧视是法律所禁止的。但法律的禁止并不能阻挡骨子里深埋的种族观念。比如说,某公司招聘员工,恰巧老板有点种族歧视,他可绝对不敢在广告中标明“本公司只招收白人男性”—如果这么做麻烦就大了。这位老板只能根据潜规则行事:他可以堂而皇之地以“能力高低”为借口拒绝黑人,避谈种族问题。
选举总统是件大事,涉及国际国内政治、医疗、住房、候选人操守理念等诸多因素,但是不选择奥巴马的种族主义者可以这么说:“我不选他,不是因为他是黑人,而是因为他能力不够。”这不是笔者的杜撰,在英文雅虎网站“你认为美国准备好接受黑人当总统了吗?”这个帖子下面,好多人的答复便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