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交会:中国外贸的“晴雨表”
永不谢幕的盛会
改革开放前,我国对外贸易由专业外贸总公司垄断经营,广交会由各专业外贸总公司组织交易团参展。
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外贸易逐步发展,经营渠道逐渐拓宽。广交会因时而变,将组团单位由专业外贸总公司扩大到国家部委工贸公司。之后,随着外贸经营管理权下放,专业外贸总公司与地方公司脱钩,食土、纺织、轻工、机电、五矿、医保等6个进出口商会相继成立。
从1994年第76届起,广交会将组展体制改为“省市组团,商会组馆”,同时按国际惯例分商品类别设置展区,极大调动了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和商(协)会参与广交会的积极性。到会采购商人数和成交额稳步上升,即使在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出口冲击最严重的1998年和1999年,广交会的到会采购商人数和成交额也持续增长。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增长,广大中小企业通过广交会开拓国际市场的愿望日益强烈,展位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广交会从2002年第91届起,由“一馆一期”改为“一馆两期”,展位总数增加到1.57万个,实现了综合性展会和专业性展会的有机结合。2004年春,琶洲展馆一期工程投入使用,一届两馆两期同时举办,广交会规模跃居世界单年期展会第三位。
为促进国际贸易平衡协调发展,广交会从第101届开始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拓宽了国外产品进入我国市场的渠道。
中国从这里走向世界
深圳市永丰源公司是粤东山区偏僻乡镇的民营企业,1989年初次参加广交会,是在天津某外贸公司展位上摆放自己为数不多的产品,初次尝到甜头后,连续参加30多届,从小作坊成长为拥有7个配套公司、几千名员工,生产高档日用瓷的综合性企业。
广交会是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大舞台,海尔、美的、正泰……一批世界知名的品牌从广交会腾飞,万向、飞跃、贝发、开元、舜天……无数耳熟能详的企业,从在广交会接到第一笔订单起,一步步发展壮大。改革开放初期刚起步的民营企业正是通过广交会及时获取各种信息,开阔眼界,捕捉商机,进而走向国际市场。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广交会作为展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进程和制造业水平的舞台和重要的信息港,让中国企业的产品走出国门,并通过市场的反馈,不断调整产品的品质和结构,顺应不断变化的国际分工,最终在国际产业链中占据合适的位置,有效地推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要素流动和优化配置。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在我国外贸快速发展、进出口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后,我国面临着加快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艰巨任务。广交会作为我国外贸出口最重要的平台,作为中国会展业最大的领航者,不断适应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形势和对外贸易发展的新需要,坚持改革,完善参展资格标准和调整展区设置,充分发挥对实施“以质取胜”“科技兴贸”战略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在不断改革中求新求变
2008年,琶洲新展馆投入使用。广交会已逐步建立起“部门宏观管理,地方组团参展,商会行业协调,中心统筹办会,四方联动互促,管理规范科学”的运作体制。
从第104届起,广交会由“两馆两期”改为“一馆三期”,展览总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展位近5.5万个,比第103届增加1.3万个;参展企业约2.2万家,增加4000家,更多企业获得参展机会,展位供求矛盾得到基本缓解。
展品类别从5大类细分为15大类,专业展区从34个细化为50个,其中27个展区展览面积超过两万平方米,均达到国际大中型专业展览的水平。
商务部作为主办单位主要负责审定广交会中长期发展规划及相关制度安排,指导各方开展工作,不再分配展位。外贸中心作为承办单位主要负责制定广交会中长期规划,实施办展方案,负责营销推广、展会服务和信息发布等广交会期间的行政管理组织工作。
加强制度建设,建立互相监督和制衡的管理机制,是广交会改革的重点。按照“决策、执行、监督”分设的原则,商务部制定了展位数量安排、展位位置安排和展位使用管理等办法,统一标准、规范操作,减少操作中的不确定性;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展位安排和使用的透明度,提高管理工作的水平,形成各方共同参与监督的有效机制。
改革使广交会这块金字招牌更加闪亮,成为机制更完善、管理更科学、影响更重大的对外贸易平台。
新华社广州10月2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