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9日
星期

21世纪将会是“全球世纪” 中国青年正变得更有自信

——英国政治家与中国大学生代表坦诚对话
本报记者 杨丽明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10-29    [打印] [关闭]
    24日,英国外交大臣大卫·米利班德来到团中央,与15位来自中国高校媒体界的优秀大学生代表,进行了现场互动交流。一位西方政治家,与中国青年代表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21世纪,国内经济正在国际化,世界经济力量正从西方向东方偏移,国与国之间的相关性越来越高。面对诸多的全球性挑战,国与国之间沟通合作的必要性也越来越高。目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更向人们展示了这一点。那21世纪到底是怎样的世纪呢?

    “21世纪不是某个特定区域的世纪。它将是‘全球世纪’。”米利班德说,“我们必须共同努力,在21世纪实现东西方合作,而不是相互制衡。”

    他认为,全球化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和机遇,当然也带来了不稳定、不平等以及不安全。全球化进程不可逆转。科技、市场的发展以及各国人民之间增加相互理解的趋势也是不可逆转的。现在的重点应该是如何共同应对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他说:“富有的国家要承担责任,帮助穷国发展。应对挑战的办法,是全世界合力承担政治责任,而不是减少或退出全球化。”

    对于中国青年有关“西方对中国有误解和偏见”的说法,米利班德认为,首先,西方肯定和欢迎中国的“再次崛起”和复兴;其次,西方普遍对中国文化非常尊重,中国的儒家文化与西方的观念有关联之处,像“容忍”、“尊重”、“平和”、“关爱”这些价值观都值得被吸收。西方政府和民间,对中国的奥运火炬传递和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总体是持有非常正面的态度的。

    中国青年代表们还表达了对于西方媒体客观性不够的关切。米利班德认为,对于西方媒体的“制造麻烦”,西方政府也有诸多抱怨。不过,这是西方媒体运作的规律,媒体的批判性并不等于偏见。他们的许多观点并不代表政府和大多数民众的观点,他们对中国的关注不是挑衅。中英两国应该从双方不同的传统中,寻求合作的共同基础。

    中国对外国媒体越来越开放的态度,米利班德非常赞赏。他说,这将有助于西方媒体更真实、更平衡地报道中国,有利于展示中国各方面蒸蒸日上的国家形象。

    米利班德认为,随着不断地强大,中国——包括中国青年——正变得更有自信。这次他能够与中国青年代表们面对面,坦诚地交流思想,并对此进行报道,也是这种自信的体现。他听到的来自中国青年的不同观点,来自中国的未来,代表了中国的光明前程。

    本报北京10月28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