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30日
星期
呼和浩特铁路局包头客运段创新选才用才育才机制

让青年人搭上成才快车

本报记者 张欣 周伟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10-30    [打印] [关闭]
    冯寿鹏是杭州市榆杭区劳动保障局的一名员工,经常出差。几天前,他上了呼和浩特铁路局包头客运段宁波开往包头的K257次列车,20多个小时的车程下来,冯寿鹏认为这趟车是他“最满意的一趟”。

    虽然车厢里不脏,但女乘务员仍然在认真地打扫;冯寿鹏从卫生间洗漱回来,发现自己床铺上的被子已经被叠好。

    “出门这么多年了,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冯寿鹏换了拖鞋,端个茶杯,倚在铺位上,一派闲适。

    当得知这趟车的乘务员都刚刚入行时,他摇着头一连说了几个“看不出来!”可这些微笑着、忙碌着的姑娘、小伙子们,踏上这列车确实还不到半年时间。在包头客运段全新的选才用才育才机制下,这些年轻人快速成长起来,只用了5个月时间,就把一个服务质量和路风建设“老大难”的K257/8次,变成了如今的铁道部“零投诉”列车,被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乌云其木格称为“新草原列车”。

    “选一批有创新思想的年轻人充实到队伍中”

    2008年年初,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刘志军在全路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把铁路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当做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会议结束,时任呼和浩特火车站党委书记的陈波就开始反复思考,如何在人才培养机制上走出一条新路。今年3月,受益于呼和浩特铁路局人才使用机制的他,被路局任命为包头客运段段长。

    包头客运段成立于1958年5月,是呼和浩特铁路局19个站段中唯一承担着全局旅客运输的单位。近6000名职工中,35岁以下青工就有1128名。如何让这些青工更有干劲儿、更快速地成长成才,成为摆在新领导班子面前的一道必须解答好的难题。其中,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改变让包头客运段甚至呼和浩特铁路局头痛的、“声名远扬”的K257/8次车队。

    K257/8次列车是呼和浩特铁路局热门的“经济线”,单程运行2654千米,历时35小时45分,跨越黄河、长江,是内蒙古自治区通往华东地区的唯一一趟列车。

    近年来,K257/8次的服务质量越来越令人堪忧。很长一段时间内,段上很多职工都处于飘飘然的状态,自我感觉良好,工作标准定得也低,总觉得“差不多就行了”。

    K257/8次开通时间久,当年20多岁的小伙子一转眼都已近不惑之年,眼看事业没个奔头也很难调动起多大的积极性,更别说“微笑服务”了。这趟车的服务质量和路风建设,成了路局里的“老大难”。

    “选一批有创新思想、有干劲儿的年轻人充实到队伍中。”现在,这句话已经是包头客运段人人皆知的最新用人原则。

    2008年4月初,包头客运段很少有人知道,新上任的段长陈波和党委书记杨永,正在为了如何整顿K257/8次包宁车队而日夜忙碌。

    “要彻底治理,就要突破以往的思路,大胆创新。”在陈波的带领下,新的客运段领导班子很快确定了“大换血”计划,并得到了上级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

    于是,客运段开始通过路局向社会招聘新职工,在互联网上发布招聘信息,通过各地劳务派遣公司招募合格的新人。原计划招聘一周,没想到仅3天时间,报名人数就超过3000人。经过严格选拔,一支数量庞大的社招工队伍初步组建完成。301人组成的新K257/8次车队,职工平均年龄由过去的43岁降为24.6岁,大专以上学历的有105人。

    客运段下大力气为新职工精心安排了几轮培训以及“整建制实习”。K257/8次车队的新职工边工作边培训,车组干部手把手地教,连相对资深的广播员,一有空也下到车厢指导新人工作。为了列车窗帘、靠垫上那句“一切只为您满意”的企业服务理念,这些“80后”的娇娇女即使受了委屈,也要面带笑容把委屈往肚里咽,为此,段里还特意设立了“委屈奖”。

    自5月8日K257/8次车队新阵容首发后,至今这趟车一直保持着“零投诉”的记录。

    人才选用机制让年轻人有了奔头

    包头人宋丽君已是第三次搭乘K257次列车了,以前上了车,她与乘务员并无太多接触。然而,9月1日这天,她记住了这趟车上年轻的列车长张晓东。

    宋丽君在餐车上点了一盘排骨、一盘蘑菇,都是丈夫爱吃的,此刻却有些难以下咽。夫妻俩在苏州游玩儿时,丈夫不小心扭伤了膝盖,当时没怎么注意,就登上了返程的列车。谁想到受伤的膝盖越肿越厉害,无法弯曲,甚至难以落座。他们正发愁时,一个身穿制服的年轻人从他们身边走过,又返了回来。“大哥这是咋了?”问清情况后,这个人马上帮宋丽君的丈夫补了张卧铺票,这个人就是列车长。

    夫妻俩被安排在硬卧车厢,宋丽君不住地夸赞这趟车的服务质量好,丈夫却有些不以为然:“车长细心,可这车上的乘务员都是年纪轻轻的小姑娘,能为乘客着想到哪去?”

    正巧,夫妻俩的隔壁,有个老太太买了上铺的票,并带了个不到1岁的娃娃,上下很不方便。车厢里的乘务员发现了,就与下铺的小伙子协商,跟老太太换了铺位。这一切都被宋丽君丈夫看在眼里,他不得不心服口服。

    列车长是客运段里最特殊的管理群体。只要车长选对人,整趟列车的客运服务水平就能有所保证。一趟车开出去,列车长就是总指挥,负责车上一切事务。所以,选聘列车长和车队长,就成了包头客运段干部人才选用工作的重中之重。

    今年7月,段上有227名年轻人参加了列车长考试,185人进入录取名单——98名后备列车长,87名候补后备列车长。如此大规模的人才选用,在段上还是头一回。“要给在职的车长造成点压力,工作才能更积极进步。”陈波说。

    考试奉行“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除了段纪委、劳动人事科等行政部门,部分职工代表也作为评委参与了整个考评过程。考核中,民主测评成绩占总成绩的20%,录取工作结束后还要将名单进行公示,听取广大职工意见。

    记者了解到,在客运段,以往的车长选聘都采用“任命”方式,没有公开竞争,有些素质较差的职工走个“后门”就径直进入了车长的队伍。经常有列车员自暴自弃:“家里没人、没钱,这辈子也就这样了。”现在,列车长的职位面向全段符合条件的普通员工公开招录后,大家有了奔头。

    “候补后备列车长”是个新鲜词,也是包头客运段的一项创举。实行列车长公开考录后,段上年轻人的热情迅速膨胀,许多工龄不够或者尚未取得技能资格证书的新人也争着报名。段里考虑到举办一次考试人力、财力花费很大,为了提高效率,破格允许他们参加考试。很多年轻人成绩十分优秀,段里舍不得放弃人才,就为他们专门建立了一套人才库,一并储备起来。

    这段时间,段里正在进行岗位竞聘,干部队伍“重新洗牌”,所有车队干部要竞争上岗。不提高就要面临淘汰,段里的学习氛围一下浓厚起来。看着年轻人开始崭露头角,包西车队46岁的副队长尚振蒙也有了紧迫感,他把《客运系统应知应会100题》缩印在纸上,揣在兜里,一有空就掏出来学习。

    培养“好用的”,用好“培养的”

    要说十几年前人们对客运工作的要求还停留在春运水平——“走得了就行”,如今的要求早就提升到了“走得好”,甚至“走得有文化、有品位”。

    奥运期间,有外国游客乘坐包头客运段的列车出游,车上有年轻的乘务员能用英语与“老外”无障碍交流,这事就让段领导觉得“特有面子”。可当时如何吸纳和培养高素质人才,也着实令领导们苦恼。

    铁路系统工资低、工作累,近年来,到地方上招聘大学生实在不是件容易事。今年路局给段里分配了6名大学生,客运段如获至宝。对于这批高才生的培养,段里有自己的打算。

    “培养大学生不能‘迁就’,一上来就进机关并不能帮助他们快速成长。”段长和党委书记告诉记者,客运段专门为新来的大学生制定了一套“培养计划”,替他们做好职业规划:列车员——列车长——车队干部——机关科室,半年调整一次岗位,3年的见习结束后再根据个人能力和发展需求定岗。

    除大学生外,在包头客运段的用人制度中能享受优先考虑待遇的还有青年人才。

    包头客运段55%的团员和25%的青年人都在新改组的K257/8次车队里,这个车队一跃成为路局最大的青年集体;7月7日又被路局团委命名为“青年文明号”。

    团干部出身的车队党总支书记宋成感到了工作的动力和压力,觉得单纯的考核管理太粗放了,总想摸清车队这班年轻人的思想动态。于是,他通过组织活动来增强车队的凝聚力,他还打算定期组织外语培训,并帮助这些20岁出头的年轻人做好职业生涯的规划。

    陈波、杨永告诉记者,包头客运段有个目标——瞄准国际水准,让客运形象与国际接轨。包头客运段正在探索一条科学管理的道路,而关键就是“创新选才用才育才制度,让机制推着年轻人快速成才!”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