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31日
星期
独家专访

中国年轻人对传统并不淡漠

——访德国“哥德学院”(中国区)总院长米歇尔•康•阿克曼
本报记者 杨丽明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10-31    [打印] [关闭]
    在每一个时代的独特背景下,每一代青年都会带有特有的性格特征。西方人是怎么看待中国年轻人成长的变迁的?德国“哥德学院”(中国区)总院长、汉学家阿克曼(以下简称“阿”)日前在其北京的办公室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中国青年角色选择自由度变大了

    记:您熟知中国,经历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变迁。您觉得中国人在思想意识里发生的最深刻的变化是什么?

    阿: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我想从自己的感觉出发来回答。

    我1994年离开中国,12年间几乎没回来过,2006年再次回到中国。过去我从来没想过会一直留在中国。但2006年回来之后,看到北京和中国的新气象,我突然觉得可以一辈子留在中国了。这当然跟我所处的环境和所接触的人有关。

    在与中国人接触的过程中,我感觉最大的变化是,中国很多年轻人已经开始考虑自己的前途。过去大部分人在分配工作后,就可以预见到自己30年后的情况,这一方面有种安全感,另一方面,生活的挑战和选择却很少。现在,20多岁的年轻人根本无法预料到自己30年后会如何。因此,他们要更多地考虑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发展策划自己生活的能力。

    我的另一个印象是,过去大部分中国人对怎么生活、怎么做人有比较固定的模式;现在的年轻人对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选择自由度比过去大很多。另一方面,他们也更不容易找到一个合适自己的地位和角色。

    第三个大的变化是,现在的年轻人压力比过去大多了。他们从小学到大学再到工作,压力越来越重。有时我会疑惑,他们怎么能够承受这么大的压力?

    当代青年能接触到更真实的历史文化

    记:当代中国青年似乎对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淡漠。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似乎已经成为一大问题。作为一个精通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汉学家,您对此是怎么看的?

    阿:每一代人都会觉得下一代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比自己少。可事实并非如此。

    当然,我们并不否认有些当代年轻人对中国的历史传统的兴趣可能有所减弱。我想要强调的是,现在的青年比上世纪70年代更有机会接触到更真实的历史文化。上世纪70年代的青年接触的东西,除了阶级斗争还是阶级斗争,对历史文化的了解可能失之偏颇。

    现在的问题是,中国100年来对自己传统文化破坏得太严重了。尤其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对自己文化传统几乎是全盘否定。要重新弘扬中国文化传统,就要像考古一样,首先把这些东西挖掘出来。

    我小时候在德国农村长大。当时那里没有话剧院、博物馆。唯一让我可以接触民族文化传统的,是村里的一所巴洛克式教堂。我在那里开始了解我们的音乐、艺术和文学传统。这比我以后的大学学习还重要。

    经历了那么多年的破坏之后,如今在中国,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长大的孩子,他有多少机会能够从实物中直接看到、接触到并理解自己的文化传统?他们只能通过学习和想象来接触自己的文化传统。

    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

    在德国,中学生每天都要背诵哥德的诗句,许多人产生了厌倦情绪,发誓以后再也不看“哥德”。可见,单纯通过枯燥的书本学习,很难让人真正对历史文化传统感兴趣。

    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大有区别

    记:“80后”、“90后”已经逐渐成长起来。人们通常认为,他们较为“自我”,爱国主义激情会弱于“60后”、“70后”。不过,在汶川地震和奥运火炬接力等事件后,人们发现他们的爱国激情比前几代人有过之而无不及。一些外国人甚至认为,新一代中国人民族主义情绪更强。您对此怎么看?德国在对青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非常注重避免民族主义。您能否谈一谈这方面的情况?

    阿:我认为,“自我”的性格与爱国主义并不是一对矛盾。

    如果要说“80后”、“90后”与上几代人有区别,我认为在于他们大部分都是独子。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德国,有没有兄弟姐妹,对人、对社会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这种特点在中国显现得特别强,因为全家所有人都把希望寄托在一个孩子身上。这让他们感觉到巨大压力。同时,他们也是家里的“王子”或“公主”,集全家宠爱于一身。压力大,又被宠坏,加上社会变迁让他们在社会上有更多的角色选择自由,于是形成了他们独特的性格。

    在我认识的中国人当中,你所说的这种爱国主义精神一直都有,一直很强。爱国主义精神不需要通过地震这样的时机来表达。只不过是在灾难面前,这种爱国主义精神表现得更为醒目,更为感人。

    民族主义则是一种危险,因为民族主义者认为自己的民族优于其他民族。这是需要警惕的。

    我觉得,除了爱国主义以外,中国年轻一代也确实有一些民族主义情绪。

    德国年轻人中也有民族主义的苗头。这让我们格外警惕。德国曾因为民族主义思潮栽了大跟头。所以在德国,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媒体上,我们都会教育年轻人不要忘记历史,不要让德国再重蹈覆辙。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帮助年轻人,给他们更多的工作机会,让他们有稳定的家庭,让他们有自己的价值感。这是遏制民族主义最效的手段。

    互联网不能替代现实生活

    记:当代青年似乎已经离不开网络了。在抗震救灾中,网络的力量得到了充分展示。不过,“艳照门”、“人肉搜索”等极端例子,对年轻人和社会又产生诸多不好的影响。您对此怎么看?

    阿: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事实上,网络已经给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变化。

    网络的益处和垃圾是种共生关系,你想控制也控制不了。网络对社会、对世界、对下一代的生活究竟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现在判断还为之尚早。唯一可以确定的是,网络的发展,不亚于一场深刻的革命。

    我的顾虑是,假如网络越来越多地替代了真实生活的经验,比如你总是在网络上与朋友聊天,真正去看朋友的时间却越来越少,这将是一种危险。这会影响到人对人的理解、对生活和社会的理解,会影响到人的世界观。

    中西理解是一个漫长的文化进程

    记:您曾说过,中西方之间深层次的了解还比较缺乏。能不能请您解释一下?

    阿: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人们与外界的接触和交流日益频繁。出国留学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到中国来的德国人也越来越多。很多中国人或德国人现在通过网络来了解世界,只要一“Google”,大量资料就会出现在眼前。一切显得那么简单。

    照理说,双方的理解应该比过去要深刻得多。可是,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在今年所谓的“西藏问题”面前,中国和西方似乎突然发现:相互理解似乎变成了完全的误解。当然这里面也有媒体的推波助澜作用,不过根本原因还是双方并不相互理解。

    很多西方人来到北京、上海、广州,发现中国人和他们一样有现代化的办公楼,一样开汽车,一样穿时尚的衣服,一样有地铁。他们认为,通过现代化进程,中国必然会向西方式的“先进社会”自然进化。这种印象和看法非常表面。事实上,中国的现代化并不意味着西方化。我很担心中国和西方之间的深层次理解并没有多大进展。

    双方相互间的理解,是一个文化的进程,需要好长时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更需要你首先认识和了解自己。这方面的工作才刚刚开始。为了避免下一个“西藏问题”,我们还要付出很多努力。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