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31日
星期
计算机程序设计员工种:

国家级比赛就是不一样

本报记者 王烨捷 张欣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10-31    [打印] [关闭]
    这是本届“振兴杯”最安静的实际操作比赛现场。每个人都对着电脑敲击键盘,这样的场景整整持续了4个多小时。即便如此,大部分选手还是没能完成所有考核要求。

    10月29日下午1时,计算机程序设计员比赛现场,巡考裁判员张发海透过玻璃观察选手们的答题状况,他告诉记者,4个多小时的项目设计比赛只是计算机程序设计比赛的一部分,接下来选手们还要面对一场答辩,答辩进入前22名的选手,还要再进行第二场答辩以确定最终名次。整个计算机程序设计比赛将持续3天。

    一整套操作比赛下来,裁判对选手成绩的评定标准有三个:一是能否完成项目对程序所提出的功能需求;二是在完成项目功能的基础上,是否能兼顾程式安全性;三是数据库的结构化设计是否合理。

    张发海介绍,目前工程项目程序设计的实际操作考试还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硬性的评判标准,为了确保比赛的公正性,每名选手的最终成绩将由数名裁判的综合打分来决定。

    10月30日上午9时,广西壮族自治区代表队选手陈勤正在进行答辩。他坐在电脑前,一项一项地打开自己设计的程序。他的身后站了4名裁判和1名团中央派出的监督人员,整间教室只有他们6个人。所谓“答辩”,其实根本用不了说几句话,只要将作品的各项功能一样样地展示出来就行。

    陈勤有些紧张,说起话来有些结巴,每打开一个页面他都要向裁判解释一番自己的设计理念。“不要多说,直接演示就行,不明白的地方我们会问你。”一名裁判提醒他。

    为选手评分其实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每一名选手答辩结束后,为他评分的裁判都要聚集到一起,讨论刚才答辩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或者不明白的地方,再由裁判长重申一下评分细则后,才做最后打分。分数确定后,所有裁判都要将自己手中这名选手的打分清单交给团中央的工作人员,由他来统计最后得分。

    来自山东的选手吴德科对这样细致的评分过程感到满意,他告诉记者,自己没能完成所有程序功能设计,成绩不一定好,但他对裁判的评分表示放心,“到底是国家级的比赛。”

    本报沈阳10月30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