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日
星期

播下“德”的种子 绽放“美”的人生

——我国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新华社记者 周玮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11-01    [打印] [关闭]
    ——厦门在41个社区设立了“绿色网吧”,每天下午四点半到五点半开放,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经家长同意可以免费上网,被家长们形象地称为“四点半学校”;

    ——在广州,2300多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设施和基层校外活动场所,每年接纳未成年人超过1000万人次,成为提高广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阵地;

    ——甘肃把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列入全省经济社会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推动形成城乡关爱工作网络,在各寄宿制学校建立留守儿童基本情况档案,开通亲情电话,设立心理咨询室……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积极行动,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内容形式、创新方法手段,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不断增强;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全社会的积极性创造性正凝聚成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强大合力。

    全社会积极参与,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育沃土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实施四年多来,各地各部门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上突出位置,制定目标任务分工,确定重点项目,把工作有效地落实到了基层。

    近年来,在中央及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进城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也得到较好解决,各地普遍落实了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校接收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在收费及评优奖励、入队入团、课外活动等方面,对农民工子女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以公办中小学为主接受农民工子女就学的局面基本形成。同时,各地还采取挖掘公办中小学潜力、开办进城就业农民工子女专门学校、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学等途径,让更多的外来人口子女接受教育。

    广西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经费投入列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随着财政收入增长不断加大支持力度;鼓励社会和个人通过捐赠、资助等方式,支持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针对农村未成年人活动阵地缺乏的问题,依托乡镇宣传文化站,大力整合公共文化资源,在百色、崇左等市的160个乡镇宣传文化站中,创建了农村未成年人校外活动中心,成为“乡村孩子喜爱的校外乐园”。

    把社会各界关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热情引导到参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来,沈阳市探索出一条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引导未成年人“文明上网”的网络志愿者协会、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志愿者协会、针对单亲家庭和特困家庭教育问题的教师志愿者协会,以及由专业工作者组成的“家庭教育专家志愿服务团”,这“三会一团”成为沈阳对未成年人开展志愿服务的主体力量。他们组织的“文明上网”巡讲“教妈妈学上网”“道德名师进我家”等活动,深受孩子和家长的欢迎。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不断健全

    近年来,我国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中小学德育体系逐步建立,素质教育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各地积极开办形势教育大课堂,进行德育示范教学;开展国学经典诵读,传统文化教育进一步加强;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校园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在孩子心中播下“德”的种子,让孩子绽放“美”的人生。把英雄少年的感人事迹,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生动教材,四川等地深入开展学习“抗震救灾英雄少年”活动,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弘扬英雄少年优秀品质,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几年来,各地积极推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效衔接,“三结合”教育网络初步形成:学校充分发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渠道作用,在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同时,选派优秀教师进社区,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帮助社区开展德育工作;社区把未成年人教育作为重要工作内容,积极开展有益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活动;家庭教育工作创新发展,全国建立各类家长学校43万多所,家庭教育指导中心11万多所,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家庭教育网络。

    丰富文化产品和服务,为孩子们提供优质的精神营养

    为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文化环保工程强力推进。近年来,政府开展了网吧专项整治、查处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取缔黑网吧;同时开展打击淫秽色情网站、声讯台和“裸聊”专项行动,开展净化网络游戏、净化手机短信行动,有效遏制有害信息在网络中的传播扩散。如今,全国中小学校周边网吧及游戏厅、歌舞厅等娱乐场所得以清理,校园及周边环境明显改善。

    丰富文化产品和服务,为孩子们提供优质的精神营养,我国实施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工程,组织开展红色旅游,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公益性文化设施对未成年人参观实行免费或优惠,未成年人校外活动的空间得到极大拓展。

    随着少儿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和推介力度的加大,少儿文化产品快速发展,产品质量明显提升,涌现出一批影响力大、有固定阅读群的原创性“品牌”。如编制完成未成年人文化建设项目和中国少儿歌曲创作推广计划,组织实施少儿影视动画工程和“健康口袋书”工程等,适合未成年人的图书报刊、歌曲童谣、影视戏剧、电子音像出版物以及国产网络游戏和动漫产品数量不断增加,质量逐步提高。

    随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广大未成年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文明礼仪素养、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升。在重大突发事件、空前灾难和严峻考验面前,年轻一代表现出令人惊讶的理性、责任与担当,许多少年儿童超乎寻常的无私和无畏令人感动、令人震撼;在迎接和举办北京奥运会期间,年轻一代的精神、意志和热情让整个社会刮目相看,他们以浓厚鲜明的时代气息、开放自信的主人翁姿态,成为文明与礼仪的展示者、传播者,成为爱心与希望的传递者、光大者,成为民族精神的继承者、弘扬者。

    据新华社北京10月31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