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怀感恩之心 常练技能之手
唐云锋来自民营企业广东科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机加工事业部,事业部200多名员工,他十分荣幸地被推选为“种子”选手,出征广东省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并且获得了参加第四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决赛的机会。
外部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使得企业正在压缩生产成本,即使在这样的背景下,科达机电股份公司的领导还是决定特批两万多元,为唐云锋赴沈阳参赛购买质量好、精确度高的铣工刀具、量具。
返粤的列车飞奔南下,这名归心似箭的青工在电话中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说:“一大堆的生产任务等待着自己去完成。企业的器重和信任,个人没有理由不尽心尽职地干好工作。”
沈阳机床集团特等劳动模范、沈阳市人大代表孙思国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企业选派青年技能人才参加比赛,就是对青工成长的一种重视与鼓励,更加促进青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与归属感”。
“常怀感恩之心,常练技能之手”,成为第四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选手共同勉励的一句话。来自江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铣工组参赛选手唐银波,是湖南“五四”青年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他进厂才4年多就拿到了高级技师的资格证书,这段历程按惯例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
“不论年龄、资历,只要技能水平达到标准就破格晋级”。大赛钳工技术指导、中石化长岭分公司李建雄透露,“技能水平与企业分配、奖励挂钩,极大激励了广大青工学技术、练技能的干劲。”
第四届“振兴杯”大赛钳工组总裁判刘介臣说,青年技能工人是一个非常好学与想学的群体。通过与全国各路技能高手打擂台赛,青工的人生价值观会发生一些改变,同时对个人的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
“学无止境,道无终点。”有着40多年技工工作经验的刘介臣,是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外聘老师。现场点评青工参赛选手作品说,青工只有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技能,才能成长为一线优秀的技能人才。
他说,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自己刚参加工作,尽管工作任务繁重,劳动强度大,但下班后大家仍结伴去夜校学习理论知识与技能水平。现在大部分青年技术工人都是依靠职业教育培养,从校门走进厂门后就缺乏系统的培养与继续教育,容易造成知识与实践的脱节,影响青工职业成长。
“从一名青年员工入厂成长为高技能人才,不同行业、企业需要不同的时间”。沈阳机床集团高级技师孙思国在与第四届“振兴杯”全国参赛选手交流时说:“只有脚踏实地,一步步夯实基础,才能成长为企业高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