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3日
星期

赛场内外一抹红

——志愿者服务“振兴杯”纪实
本报记者 王烨捷 张欣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11-03    [打印] [关闭]
    倘若留意,第四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决赛的赛场内外,无论在哪里,都会见到一抹亮丽的红色。

    从来到沈阳的第一天起,这抹亮丽的红色就如影相随陪伴在我们身边。火车站、飞机场,他们搬运沉重的行李;签到登记处,他们微笑着递送房卡和参赛资料;自助餐厅门口,他们认真地记录用餐人数;比赛现场,他们登记信息,引导选手进出考场;酒店客房,他们送来夜宵牛奶。

    他们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志愿者。为了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本次大赛组委会在辽宁大学招募了约90名大学生志愿者,他们个个都是学生干部。

    他们的工作有时枯燥,有时忙碌,有时还会“累得不行”。“上几届我们招过女生,但这里的活儿太费体力,女孩子吃不消。”团辽宁省沈阳市委机关党委书记杨光利告诉记者,为本届大赛服务的志愿者全都是男生。

    苦中作乐总是甜

    辽宁大学环境工程系大二学生胡云智这两天累得够呛,他是广东省代表团的联络员。住进辽宁大厦这几天,他每天早上四五点起床,白天带着选手比赛,闲下来就给广东来的客人介绍沈阳的旅游景点。

    据悉,大赛期间,像胡云智这样的联络员志愿者有近40人。他们是与参赛选手、裁判员接触最多的志愿者,从10月23日起就开始陆续到岗了。

    有的志愿者能接触到很多各种类型的人,但有的志愿者每天接触到的也就是一两个人,不免显得枯燥。比如夏阳,他每天接触的人就是打印室的工作人员以及志愿者组长。他的工作是打印300余份(约合两三千张)《沈阳青年动态》简报,装订成册后再分发到选手入住的酒店。

    夏阳今年夏天作为奥运志愿者在沈阳赛区五里河奥体中心北门安检处工作,与当时的工作相比,如今他在“振兴杯”干的活儿有些“没规律”。“奥运会时每天都准点上下班,接触的人也比较复杂,这里不一样,简报什么时候出来我就要什么时候去工作,有时半夜两三点就得起床。”夏阳说,有了这份经历,自己以后什么活儿都能干了,“做志愿者最重要的就是耐得住性子”。

    还有一些志愿者担任着大后方的后勤和通讯工作,他们很少与参赛人员直接接触,付出的辛劳却一点儿也不比前方的“冲锋兵”少。

    每天晚上,选手们结束一天的比赛回到房间,都会看到一袋已经打包好的夜宵静静地躺在房间的某个角落,这是大赛组委会用来“慰劳”各位嘉宾的一点心意。鲁家瑞是大赛后勤处的一名志愿者,每天早晨都要和组委会工作人员一起采购夜宵,“怎么着每个品种的食物也要五六百件吧”。后勤处有5名工作人员、5名志愿者,“所有食品都是当天买的,香肠买来时还是热乎的呢,我们还要把上面的水气擦掉才行”。

    当志愿者“老有收获了”

    与其他后方志愿者相比,鲁家瑞干的活儿已经算是轻松的了。

    “至少他不用一个一个去敲开陌生人的房门。”许多参赛选手都有被陌生志愿者敲开房门的经历,志愿者秦征就是这支“敲门小队”的队长。这支小队负责统计住在饭店一楼、四楼参赛选手每天的用餐情况,并将自己掌握的数据提前一天汇报给酒店餐饮部经理,“这样酒店可以根据情况来配餐量,一些要在比赛现场用餐的选手可以让酒店提前做好盒饭送过去”。

    这是他第二次为“振兴杯”服务了。去年他是专家组的联络员,“那时特别辛苦,去机场接专家,飞机误点,等两三个小时,经常吃不上饭”。至今他仍记得去年专家对他今后求职面试的叮嘱,“跟专家聊,老有收获了”。

    秦征希望通过当志愿者多锻炼一下自己。“在学校接触面太少,现在从团市委老师到省里市里的领导都能接触上,自己待人接物的能力也提高了不少。”

    陈明发今年大四,是“振兴杯”志愿者中的“三朝元老”。路过他身边的志愿者都会跟他打个招呼,叫声“发哥”。陈明发也不谦虚,“我有名儿呗,他们都认识我”。

    “发哥”之所以出名,因为他是校学生会文艺部部长,负责组织演出,也常亲自挂帅上阵,演个小品相声。“这点能力,还真离不开三届‘振兴杯’志愿服务的锻炼。”他说。

    “这是个锻炼领导能力的好机会!”陈明发看起来瘦弱,说话却挺有“力度”,手下的“兵”对他都很信服。陈明发告诉记者,分派工作最重要的是劳逸平衡,还要经常关心自己的同僚,让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最重要的。

    今年,陈明发这个志愿者名额是“求来的”。学校为锻炼新人,原则上不再在毕业生中招募,陈明发想给自己留下点“值得回味”的记忆,就主动要求跟了过来。

    “大学四年什么活动都参加过,做志愿者感觉最好。”陈明发感慨,“你不再是主力,也不用仰视主力,每个人都同样重要,是一种‘融入其中’的感觉”。

    本报沈阳11月2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