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的实践促进改革
为此,当前特别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新视野中,确立新的教育发展观和价值观,形成关于好的教育、理想的教育的共识。同时,需要形成关于教育改革的共识,凝聚动力,形成合力,促进以制度变革为中心的教育改革。
人们关心的是一场理性、建设性和实质性的教育改革是否可能。答案是完全肯定的。近3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正是这样一场有序、渐近、建设性和实质性的改革。其所提供的重要经验和示范,不仅是要有锐意改革、勇于进取的精神,有明确、清晰和分阶段实施的目标,有坚实的民意支持;而且是建立在基层改革探索的扎实基础之上的——它们正是成功地“过河”所需要的一块块“石头”。有一位改革家说过:中国社会的任何难点、问题,在基层都有解决的办法和方案,需要的是去发现它、肯定它,宣传和推广它。有效的改革方案必须建立在基层改革实践的基础之上,并通过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个过程,促进整体性的制度变革。
教育变革也是如此。教育从本质上就应当是因地制宜,从各地的实际需要出发,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由于中国地域广大、情况各异,这种自下而上、因地制宜的改革探索就更为重要。真正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案一定是从基层的实践中产生,而不是从城市的办公室中产生的。这就是地方政府、基层和学校的教育创新、制度创新的重要意义。近年来,各地已经涌现出很多由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主导的制度创新实践,在建设服务型政府、促进教育公平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民办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改变应试教育弊端、促进农村教育改革、改善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在大致相同的环境中,一些地方的创新表现,显示了教育家精神促进制度变革的能动作用。其中的许多案例,如安徽省铜陵市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为“没有择校”的城市;上海市浦东新区制转变政府职能,通过“委托管理”改善教育公共服务;山东省以高中教改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武汉市实行“无差别就学”,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等等,已经具有了制度创新的意义。
为了推动地方教育制度创新的发展,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南都公益基金会、搜狐教育频道等机构共同发起“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评选活动,通过专家评选、媒体记者评选和网络评选,已经从全国各地汇集的案例中,精选出20个入围的优秀案例,并将通过调研和评选,从中选出10个优胜奖。从而用改革的实践促进改革,促进中国的教育现代化。
作者小传
杨东平,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常务副院长,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长期从事教育研究、城市文化研究和环境保护。著有《通才教育论》、《城市季风:北京和上海的文化精神》、《艰难的日出——中国现代教育的20世纪》、《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等,主编《中国教育蓝皮书》、《中国环境绿皮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