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4日
星期

《美国之痒》是一次“有意义的误读”

朱大可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11-04    [打印] [关闭]
    在古老的大地上,探险者与旅行家用他们的步履蹒跚创造出辉煌的事迹。他们的行为通过书写而成为定居者幻想远方的教材。地标的概念首先就在这些教材中由旅行家与读者共同搭建起来:从江南水乡,直至美洲印第安人的图腾、禁忌与蛮俗。

    而在旅游文化席卷全球的今天,这些地标都变成了旅游点。流行的简明图册以一种实用的态度告诉人们:前方目的地不过是地理、气候、历史、名胜、特产以及有关衣食住行等一系列符号的组合体。当然这样的手册也往往乏善可陈。在此基础上,一些更悠闲、更丰富、同时更具人文情怀的地图文化手册便横空出世。由图片、新闻、旧史和趣闻轶事拼贴而成的这本《美国之痒》,非常典型地代表了简明地图手册的进化版。

    就书名而言,“痒”似乎不是什么愉悦的感受。在我看来,这个书名可能沿袭了一个舶来词——“七年之痒”。这个词原本企图利用人的厌倦心理,勾勒出一个神秘的七年周期,最著名的用法与玛丽莲·梦露有关:一部好莱坞旧片《七年之痒》。这种始乱终弃的情形,可以在本书目录上找到证据:首章以“走进美国”,终章以“走出美国”。这种结构安排表达了对美国的态度:作者试图通过一本书,将自己与美国这个“他者”,这个庞大地标的邂逅阐释殆尽。

    本书用了一个副标题:“一名中国作家的西行漫记”。“西行漫记”已成为来自太平洋彼岸对红色政权最佳诠释的象征。尽管斯诺在美国史学界只是记者语体的代名词,但他恰好跟本书作者的身份契合。王晋军的著述,无疑是对斯诺的新“马可·波罗”旅行的仿写。在叙写了悉尼和北京奥运会之后,《美国之痒》也完成了向太平洋彼岸的另一次“有意义的误读”。我们看到,相隔半个世纪的两次截然不同的旅行,东方与西方的双向阐释,居然获得了类似的效果。前一次旅行完成了对红色帝国的理想主义构筑;后一次旅行,则将一个黑色帝国变成数字、文字简介和大量需要拼缀的图像。

    如何寻找更好的起点来开始一场真正的、谨慎的旅行?如何跳出东方经验的羁绊,穿透地标上的反光表层?在我的视域之外,浮动着一些堪称典范的文本。譬如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同样是章节与片段式的表述,每一个地标都呈现一种结晶体般的优雅和完美。卡尔维诺的《纽约日记》倒是可以更直接地用来映现出本书的特色:同一个纽约,在不同的烹调师手下,显示出快餐或者佳肴艺术两种截然不同的性质。面对这样一片文化多元、富于活力的新大陆,每一个旅行者都会找到自己独有的叙事方式,向我们提供个人视野里的美国映像。《美国之痒》是这样一本书,它表面上是一份中国人书写的简明说明书,为我们勾勒了关于美国地标的粗线条轮廓,而实际上却是一个山姆大叔的充气娃娃,它被张挂在高高的书架上,等待每个新游客吹入其个人经验的清新空气。

    《美国之痒》 王晋军著

    书海出版社 2006年出版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