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与国际接轨就不要感恩了?
周士君
学者郑功成日前在中国慈善事业发展论坛上表示,国人慈善观念应“与时俱进”,“希望工程”某些方面“有些落后了”—如倡导受助者向捐赠人写信感恩,形成一对一关联。这与先进国家实行受捐者与受助者分离,弱化“私人感恩”、强调“社会公益”理念不一致。(中新网11月3日)
依郑教授之意,慈善运作只要与相关国际标准稍有出入,便要拿“理念”说事了。作为慈善项目的“希望工程”,实施短短15年,就累计接受海内外捐款25亿多元,共改变了260万名贫困学子的人生命运,资助援建的11266所希望小学更成为贫困乡村一道最亮丽的风景。调查还显示,“希望工程”在我国城市公众中的认知度高达93.9%。
“希望工程”不仅没有受累于它的感恩元素,反而应归功于感恩情愫贯穿其始终。而其间因倡导受助者向捐赠人写信感恩而形成的“一对一关联”,既是慈善事业的一种感恩载体,更是在慈善监督机制尚不完备情况下落实善款去向的辅助性举措。
其实,即便在推动中国慈善事业迈入“公益时代元年”的汶川大地震捐赠过程中,感恩情愫依然无处不在,并成为捐赠中最为耀眼的亮色。据《成都晚报》9月的一则报道,随着四川地震灾区学校的复学复课,感恩之情弥漫于校园内外。怀远镇中学更是把感恩写进了校训:“团结奋进、求学感恩。”
不明白当慈善运作渗透了感恩文化之后,何以就显得“落后”了?我倒觉得,受传统感恩文化浸染的中国慈善事业,与“先进国家实行受捐者与受助者分离”的先进制度不仅不矛盾,反而有点遥相呼应相得益彰的意味。毕竟,感恩作为人类共有的一种美好情愫,并不总是单向流动,正是捐赠者与被救助者之间的感恩与互动,才使得中国的慈善事业更加充满温馨和希望。
各国的慈善事业必须扎根于其特有的文化土壤之中,在中国,感恩是维系慈善运作的“筋骨”和“血肉”,不能把中国的慈善事业当成类似国际标准认证系统那样的标准化产品去运作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