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棉被不要搞成形式主义
老实说,我对于这次捐助活动是心存疑虑的。不是不愿意出钱,而是很想问:捐助物为什么偏偏是棉被呢?由于这次捐棉被只要新的,不要旧的,那么,相关部门为什么不直接向厂家购买呢?
川北山区冬季寒冷,需要棉被,这一点不可能没人想到。汶川地震后,各界捐款达数百亿元,买棉被显然没有问题。而以中国如今世界第一的纺织品生产能力,生产也不会有问题。大地震时值初夏,至今已经半年,时间也是宽裕的。按道理说,谈好定单,生产运输,甚至将棉被、棉衣送至每个受灾群众家中,完全都可以办好了。对于受灾群众的房子没有能在冬季以前全部建好,我完全能够理解。但对于棉被到今天还没有备好,我就有点困惑了。
不是想怀疑善款被谁吞了,也不是据此指责相关部门工作效率太低。作为一个公民,我愿意以最大的善意来理解政府,也许,有关部门是为了以这种捐棉被的全民运动,来制造一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热热闹闹的和谐气氛吧,想借此来激发公众更大的慈善热情?但这是否有点形式主义了?
如果有关部门直接和厂家谈定单,因为货量巨大,价格一定可以压得比较低。而每个人去单买,或以单位名义团购,价钱则自然比较高。而各地收集人们的捐助,人力上的消耗一定小不了。再者,棉被从厂家直接运往灾区,比各地捐助,路途一定更短,多耗运力也就意味着多耗能源。简单说,捐棉被比买棉被要多浪费金钱、人力、资源,显然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而且,现在临时的捐棉被,一定不如早做准备的买棉被,更能保证每个灾民的不挨冻。难道,灾民的即时现实需要,不比一个热闹的气氛更重要吗?
其实,要激发公众的慈善热情,本有更好的路径可以选择。中国公众的慈善热情如果说有点堵塞的话,那也主要是在对善款使用的不放心上。汶川大地震后,相关部门曾承诺会公开善款使用的账目。但大地震过去半年了,我们还很少看到过账目。如果有关部门能够每个月都公布一次善款使用的明细账目,完全接受社会的监督,我想,那所激发出的公众慈善热情,一定远远高于这种让人疑惑的捐棉被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