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5日
星期
学理论不单单是为了入党

哈理工塑造“80后”理论型人才

李海涛 本报记者 亓树新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11-05    [打印] [关闭]
    不久前的一个夜晚,哈尔滨理工大学主楼会议室挤满了人,黑龙江省委党校教授韩健鹏正在慷慨激昂地讲述“改革开放30周年的成就与问题”。两个小时的讲座结束后,同学们还在热烈地讨论着。有的同学甚至拉住韩教授,不断的向他提出问题。“同学们对于理论学习的热情、兴趣和求知欲让我感动。”这位省委党校的政治学部主任说。

    哈尔滨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高军介绍,每个月,学校都邀请知名学者给学生和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以下简称学生学习理论研究会)学员讲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目前,该大学有校级学生学习理论研究总会1个,院级学生学习理论研究会18个,各年级学习小组72个,参加人数达7219人;举办了各类集中理论学习活动200余次,参加人数近万人。

    不是为了入党才学理论

    曾经担任院级学习理论研究会会长的莫丙达上大一时,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第一次接触理论时“没兴趣”,像大多数同学一样认为是“走形式”,但学校组织得很规范,老师也不讲死理论,总是结合实际进行讨论,慢慢地感觉“有点意思”,就参加了学院的学习理论研究会。

    研究会定期学习,主要是针对热点问题进行学习、讨论,马列教研部也有教师过来指导。每次,他们讨论的问题都不是宏观的,而是非常具体的,如“三农”问题、农村的医疗保障制度、贫困学生就学问题等。

    “通过学习政治理论,让我得到的最大收获就是,能够理性地看待和思考社会问题。”网络“抵制家乐福”事件发生后,不少研究会的同学慷慨激昂地要到家乐福门前示威。莫丙达却认为,事件并没有经过调查,盲目地宣泄爱国热情,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是不理智的。“为什么我们不冷静一下,看党和国家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关心国内外重大的时事热点,能够针对时事热点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是这么多同学对参加学习理论研究会有兴趣的重要原因。”学工部部长孙立军认为,同学们在研究会上就搜集到的现象提出问题矛盾焦点进行研讨和辩论,马克思主义教研室的指导教师再有针对性地进行理论讲解,随着表象一层一层剥开,同学们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了,一些激进和错误的认识得到了及时纠正。

    “课题制”使理论学习不再枯燥

    “课题制是我校吸引学生学理论的成功做法。”哈理工团委书记肖庆生说,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针对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向校学习理论研究会申报研究课题并申请经费。课题一旦确立,学校根据情况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践经费,并在马列教研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组成课题组,利用寒暑假,以专业实习和社会调研等多种形式开展课题研究,最后提交调研报告或实践论文。

    “食物中毒、苏丹红、假酒……这些平时在书本、网络上看到的词汇,如今通过实地调查,变成了同学们对农村食品卫生安全的理解和思考。”王顺同学回忆,为了这个课题,他和研究会的同学到黑龙江、山东、河北等省的农村进行调研实践,据此撰写的《农村食品卫生安全的调查与研究》,在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三等奖。

    多年来,学生自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近200项,近6000名学生参与其中,撰写实践论文和心得8200余篇。仅2006年、2007年两年,全校各级学习理论研究会就通过社会实践完成理论课题研究25项。学生带着课题实践,一边实践一边思考,用理论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加深了对理论的认识。学生们更有兴趣,理论也变得不再枯燥。

    找到了人生和社会价值的结合点

    2005届毕业生李俊霞同学,毕业时不顾家里的反对,毅然放弃父母已联系好的优越工作,选择到西部的甘肃省泾川县参加志愿服务。下乡调研、田间劳动……两年艰苦的志愿服务工作,使她爱上了西部这块土地,志愿服务结束时,她选择了留下。现在,李俊霞成为当地一名基层公安民警。“这里的环境虽然很苦,但是在这里我找到了人生与社会价值的结合点。”李俊霞在给老师的信中这样写道。

    作为“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抗震救灾专项行动”的一名志愿者,法学院2008年应届毕业生于衍刚放弃月薪4000元的北京某公司的工作,并没有犹豫太久。

    今年,包括于衍刚在内的77名哈理工应届毕业生将奔赴祖国各地参加志愿服务,其中有30名是共产党员和学理论研究会骨干。“到灾区去!那里更需要我!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在哈理工每年都涌现出李俊霞、于衍刚这样有理想、有志向的优秀理论骨干和优秀青年代表,他们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寻找到了人生的价值所在和努力的方向。据统计,自2005年起,该校就在应届毕业生中开展了“心系祖国需要、志愿服务基层”优秀毕业生评选活动,268名毕业生先后获得这一称号。

    本报哈尔滨11月4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