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6日
星期

校园惨案提示:大学亟需专业社工

点评人 汪东亚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11-06    [打印] [关闭]
    刚刚过去的10月,大学校园颇不平静,校园弑师案、大学生自杀等极端事件屡有发生。需要追问的是,校园极端事件为什么会频频出现?我们的校园是不是缺失了什么?

    校内网上,有大学生说:“辅导员是学校的传声筒,也就是发个文件什么的,一学期见不了三次面。”有学生说:“学生会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凸显自己政绩的活动上,真正关心学生生活的少之又少。”还有学生抱怨:“班级都是各人忙各人的,大学四年都没几次凑齐的……”

    事实上,辅导员、学生会和其他学生组织并不一定能够充当极端事件干预者的角色,极端事件往往是极端心理驱动的结果,它需要的是专业人员和专业干预,社会工作者就属于这类专业人员。

    “现在的一些辅导员完全可以被替掉,代之以专业社工,校园治理肯定会大换样。”新华网的网友这样留言。“建立一支素质过硬的高校社工队伍,对我们的教育来说功德无量。”人民网也有网友说。

    专业的学校社工干预校园治理,最大优势就是他们有专业背景,可以调用心理干预、福利措施、社会保障等广泛资源,解决校园治理中的难题,给学生实实在在的帮助。

    天津师大社工系主任方炼说:“在我国的港澳台地区,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可度已经比较高,发展也比较完善。”据介绍,2000年以后,学校社工已基本覆盖香港所有大中学校。社工与教师地位一样,很多都是一起办公。他们有的是由政府派驻学校,有的从属于社会福利机构。通常社工每周在学校工作四天,为学生、教师、学生所在社区的家长提供服务。那些在行为、情绪、家庭、同学关系以及学校生活适应方面有困难的学生,都是社工优先服务的对象。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