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和发展“第一生产力”的深刻革命
从发展举步维艰的行业性科研院所,到资产规模过百亿元、敢与全球工程机械巨头同台竞技的高新技术产业集团——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用30年时间,书写了化蛹为蝶的传奇故事。
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只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30年进程的一个缩影。从鼓励科技人员创业到推动科研院所转制,从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到作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大决策……30年来,我国积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不断改革,引导科技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
“绝大多数科研机构与企业没有任何关系,科研与经济是两张皮,当时这种情况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说起启动科技体制改革的原因,科技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翟立新这样介绍。
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让科技界迎来了春天,也拉开了科技体制改革的序幕——
邓小平同志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观点;后来,他又发展了这一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
3年后,我国提出了“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科技发展方针。在这一方针指引下,我国进行了科研机构管理制度和职称制度的改革探索。
一些科技人员开始走出院所和高校围墙,创办科技企业。1984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的11位科研人员用20万元资金创办了联想公司。经过20多年的发展,联想公司已经发展成全球知名的大型科技企业。
从1985年开始,我国科技体制改革步入全面启动阶段,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对转变科技工作运行机制、调整科学技术系统的组织结构、改革科技人员管理制度等做出具体部署;1988年,国务院做出《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鼓励科研机构发展成新型的科研生产经营实体、兴办高新产业开发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支持发展不同所有制形式的科技机构。在各种政策措施引导下,科技界以空前的热情投入到经济建设主战场。
2006年1月,我国就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做出了战略部署,发布了《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提出要有效整合全社会科技资源,推动经济与科技的紧密结合,形成相互促进、充满活力的国家创新体系。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明确了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方向:科技要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打造创新主体多元化格局
从科研力量基本集中在国家设立的科研机构,到充分发挥企业、院所、高校和中介机构等多种创新主体的优势——30年来,我国科技体系结构不断优化,已形成了多元化的创新主体格局。
统计显示,2006年我国研发经费支出3003亿元,其中企业、政府研究机构、高等学校三方面经费支出占全国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为68.3%、20.9%和9.9%;从研发人员分布来看,企业、研究机构、高校和其他机构的研发人员分别占总量的65.7%、15.4%、16.1%和2.7%。“从经费和人员统计指标来看,企业在技术创新体系中已经占据了主体地位。”翟立新说。
科研院所是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有1300多家开发类院所转为或进入企业。可喜的是,这些转制院所的研发和创新能力在竞争中不断增强,其中许多院所已经成为市场经济舞台上的“科技明星企业”—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开发研制了我国煤炭行业所用技术的60%,其中煤矿安全技术更占到全行业的80%以上;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自主研发的TD-SCDMA成为3G国际三大主流标准之一,为我国通信产业的发展赢得了历史性的机遇;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建成了国内第一条月产1万片的12英寸硅单晶抛光片生产线,标志着我国在高端半导体材料领域获得重大突破……
统计显示,248家中央转制院所在2006年申报专利2864项,获发明专利授权1021项,实现总收入742亿元、利润48亿元,均为2000年的3倍以上。
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原是一家吃了几十年“皇粮”的事业单位。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它转制为一家大型科技型企业,并发展成为冶金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创新基地。
特别是近年来,中国钢研紧紧围绕行业重大需求,开展了高炉喷煤、转炉溅渣护炉、高效连铸技术、球团烧结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及系统集成,并承担了军工冶金新材料方面85%以上的研发试制任务,为我国冶金行业的不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科技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我们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一大初衷,就是要解决科技与经济的脱节问题,让科技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生产力’。”翟立新说。
30年风雨征程,30年累累硕果。经过改革开放的洗礼,一家家科研院所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一个个科技型企业在市场中站稳脚跟,一项项重大技术突破引领着全行业的发展。
“现在,科技已经深刻地影响着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翟立新说,科技体制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和国家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
据新华社北京11月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