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1978·我的成长故事
30年,是收获的时候了
张兴源
1978年,春节即将来临的一个寒夜,在祖国南方一个秀丽的小山村,一户贫穷的农家里迎来了一个新生命,这就是我。孩提时代的我总是无忧无虑的,我和伙伴们在大人们忙碌时在田间地头玩耍,在庄稼丰收时喜悦的笑声中成长。
随着慢慢长大,乡村的生活已经有了质的改变,富裕起来的父母开始考虑起我的前程,他们清楚只有让我受教育才能走上发展路。1988年,我和表姐们来到深圳特区求学。初到特区,黄土遍地,满目建设中的机器设备和工人,到处一片生机勃勃。上世纪90年代初,上初中的我对社会认知和接触最多的是人们谈论的邓小平南巡和“股票”。听到大人们正在谈论着今后的发展大计,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耳濡目染,我对社会的发展有了初步的了解。
1997年,我开始在特区的大学校园里享受大学生活。那时的特区已非当年初到深圳时的景象,道路是崭新的双向八车道、中间有鲜花隔离的柏油路,路两旁高楼林立,少了建筑工地的繁忙,多了人们在公园草地上休闲,这块土地上到处都呈现着欣欣向荣的景象,作为成长在改革开放时代大潮中的一代人,我在脑海中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在新时代中有所作为。
随着校园生活的结束,经过与全国同龄人的激烈竞争,我成为一名国家公务员。在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我每天都面对着巨大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多年的工作经历让我懂得了只有付出才有回报的真理,让我领会了“爱岗、敬业”的深刻含义。2006年,我参加单位组织的边疆学习锻炼活动,为期一年的学习让我的心灵受到洗礼,我感受到祖国之大、区域差异之多,我学会了包容。
我的生活正是改革开放最好的缩影,30年,是收获的时候了。2007年是我收获最多的一年,我结了婚,有了可以代步的车子,装修了我们的房子,生活正一步一步地朝着更美好的方向发展。生活安定下来,我总是喜欢利用闲暇时间到莲花山公园走走,去看看特区夜景,去瞻仰和缅怀总设计师,去感慨改革开放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