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0日
星期

80后欲当手工制瓷艺术“火炬手”

景德镇陶瓷学院“五姑娘”寻访“瓷都”衣钵
本报记者 李剑平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11-10    [打印] [关闭]
    “这也值得你们‘五姑娘’上山下乡、穿村入户遍地寻访吗?”江西景德镇50多岁的制瓷艺人吴小华说,手工制瓷者社会地位不高,子不承父业,自己都改行开小餐馆了。

    今年8月以来,景德镇陶瓷学院的5名“80后”大四女生:江橙、赵颖、王翼飞、俞梅、曹丽,决定寻访到手工制瓷的72道工序与制作艺人。然而,却遇到了像制瓷艺人吴小华一样所泼的冷水。

    从外省来景德镇陶瓷学院就读的5位姑娘发现,千年“瓷都”在机械制瓷业红火的背后,手工制瓷技艺慢慢游走在市场的边缘,且呈现出没落之势。当地不少艺人与百姓都觉得市场经济大潮势不可挡,很多人都不关注“瓷都”正在实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江橙与他们交流说:“制瓷手艺是千百年来一种文明的传承与积淀,我们不要遗忘它。”

    “五姑娘”于是想通过寻访制瓷艺人,拍摄影像资料,并请这些老艺人相聚在市中心广场的御窑展览馆附近,向市民与游客展示景德镇陶艺工艺,从筛选高岭土开始,到和泥、制坯、成型,再到绘制、吹釉与烧制的整个原生态场面。

    手工制瓷与机械不一样,具有不可复制性,并有深厚的人文艺术内涵,每一道工序实际是一种情感的载体,能传递艺人制作加工时的心境与生活态度。但是,这些做基础工作的人生活十分艰辛,当地年轻人又不愿意从事这种传统的体力劳动。

    寻找手工制瓷艺人的困难出乎“五姑娘”的意料。首先是对景德镇地方语言不通,地理也不熟悉。她们在一位姓黄的拉坯老人那里驻足了一整天,除了聚精会神地观看与拍了几张照片外,别无所获。其次,一些手工制瓷的器具流失民间久远。仅寻找和瓷泥的辘轳车就跑遍了整个“瓷都”。获知某饭店有一台作装饰的辘轳车后,她们花费近千元把车买下来,放到展览场地。再者,自身的专业知识结构与收集的资料也存在欠缺,必须努力克服各方面的障碍。

    景德镇陶瓷学院朱斐翡老师在评价学生的这种行为时表示:“她们以自身的力量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江西省陶瓷研究所专家牛仕荣说,“80后”、“90后”是具有叛逆烙印的一代,相反江橙等5名女生做了一回“火炬手”,把“瓷都”的传统文明与非物质遗产在不同的代际进行传播,具有特别的意义。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