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1日
星期

弑师案引出大学生情绪管理课题

本报记者 张国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11-11    [打印] [关闭]
    “现阶段你有哪些欲望?”

    星期二,南开大学情绪管理课上,同学们正对这个话题进行讨论。大家在逐一删除多余的,保留必需的。

    结果,出国、考研、奖学金、兼职、娱乐、社交等欲望逐一被排除,保留的选项惊人地一致:身心健康。

    “每个人都有很多梦想和需要,你一定要有所取舍,别太贪心。”年轻的陈予老师最近开了一门新课,叫做“情绪管理”。这门课限选50人,报名的学生竟有415名,无疑是一门走俏的课程。

    虽然在课堂上愉快地讨论后,同学们能把身心健康当作头等大事,但有关大学生的一些恶性事件还是时有发生。大学生这个群体,年轻气盛、血气方刚,遇到开解不了的事,免不了会情绪失控,做出一辈子后悔的事来。理智与情感如何协调现今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你是当事人,会杀人吗

    今年10月底,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弑师案发生后,陈予老师在课上提问:“如果你是当事人,会怎么样,会杀人吗?”

    台下一片摇头。一名头发染成酒红色的男生站起来说:“我会把女朋友甩了。”——传言中,那名政法大学学生是为情杀师。

    同学们都为这个答案笑了起来。也有人说:“用自己的魅力把她找回来。杀了这个人没有什么意义。”

    陈予为同学们分析:这名政法大学学生的情绪表达方式不对,怎么表达才更合理,而且不会对自己造成损害。

    在南开大学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工作的3年,陈予发现“来咨询的学生都是愁眉苦脸的,其实就是不良情绪的表现”。

    例如有名学生既想出国又不想错过保送研究生的机会,焦虑得托福听力考试时一个单词都没听到。保研成功了,精神却崩溃了。

    愁眉苦脸的学生,有的因为学业,有的为了情感,还有的绊倒在人际关系上。

    “情绪障碍已经形成了,再来做咨询,其实挺有难度的。假如平时处理得好,就不会产生障碍。”陈予说,“情商对生活很有帮助,很多企业有类似的培训,学校为什么不开呢?”于是,同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主任袁辛教授商量过后,陈予拿着一份简洁的教学大纲去了教务处。

    大纲里写着:“本课程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部分内容,向广大学生普及情绪管理和调节的相关知识,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情绪管理”每个学期讲17次,34个学时,每周一次。

    从这门课上能够取得2个学分,不过一些人显然不是冲着这一点来的。有几名四年级的学生出现在教室里,他们都修满了毕业所需的学分了。

    袁辛教授说:“对着天空大喊、对着墙角猛踢几下球,这些都不失为宣泄心中不快的方法。而适当地、及时地把心里的这些小‘郁闷’发泄出来,才不至于积土成山,待到‘火山爆发’的时候一发不可收拾。”

    心理课程只能解决部分问题

    事实上,随着“情商”概念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普及,“情绪管理”已是企业管理的重要课题。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张德、博士生杨旸在一项“科研机构情绪管理机制研究”中提出,目前心理学界和管理学界都认识到情绪不只是个体的心理现象,同时也是社会现象,并认同情绪是可以通过特定手段和方法进行管理的,但是情绪管理实证研究和应用研究刚刚起步。

    他们建议科研机构应借鉴“大禹治水”方法,建设情绪疏导渠道,引导情绪合理地宣泄,减少冲突和斗争,保护科研人员心理健康,如设立压力发泄室,提供情绪发泄的时间和场所。

    “我们的注意力不是只面向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是更广泛的学生。目前学生们的需求量很大,我们中心的课还是不能满足需要。”陈予说。

    南开大学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有两位专职教师。中心主任袁辛教授的课表也很密集。

    选课高峰时,一些学生会拿着抢到的课程互相交易。“用八门课换你一门课都换不来”,曾有学生这样告诉袁辛。还有一些学生,为了一门心理学的课程从大二选到了大四,都选不上,气呼呼地跑到教室旁听,不选了。

    “教室都是坐满的,特别激动人心。”袁辛说。

    毕业于清华大学的李鹏说,母校2001年开始重视心理危机干预,然后就极少听到本校这类新闻,效果非常明显。

    李鹏读大学期间,曾听到某校一年之内的6起学生事故,有因为考试成绩跳楼的,有因为感情变故卧轨的。

    “这几年入学的学生,生活更顺利安逸,对挫折没有抵抗力。网络也会使人的心灵更加封闭。一些人不能正确疏导负面情绪,就会采用极端的方式。”

    李鹏说,不能把所有责任都压给大学,大学充其量只能做到危机干预。家庭教育也要重视健康人格的培养,同时社会也要重视起来,造成一个有利于性格成长、重视人格教育的软环境。

    北京大学博士生蓝海平说:“这说明了大学人文教育的失败。”他认为,中国政法大学弑师学生选择用暴力解决问题,是一种双输的选择,“这说明当事人对社会缺乏信心,这种信心的缺乏来自社群的冷漠、人情的淡薄、人性的迷失、人文的缺乏”。

    “心理课程最多可以作为一个被动防御措施。主动解决的方案是找到根源所在,不要头痛医脚。”蓝海平说。

    大学生心理防线究竟如何

    “崩溃!”“郁闷!”“我晕!”走在大学校园里,类似的口头禅不绝于耳。

    问题出在哪儿?在南京农业大学社会学系就读时,臧玲自己做过“大学生心理压力的调查分析”。她采用在自习室偶遇抽样的方法发放了8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 798份。

    臧玲发现,大学生的心理压力随年级递增,三、四年级的压力表现强烈。对于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33.7%大学生的选择是学业问题,31.9%的选择是就业问题。除了学业问题外,对于一、二年级学生来说,社交问题是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三、四年级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就业问题。

    近年来,许多学者针对大学生的心理防线问题开展了研究。2000年,大陆、香港、台湾三地21世纪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学术讨论会的报告表明,20世纪80年代中期23.3%的大学生有心理问题,90年代上升到了25%,近年来已经达到30%左右。

    “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正以惊人的速度递增”,河南省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教师郑延芳在一所高职院校抽样调查,发现1274名受调查学生中有焦虑症状的占21.6%,焦虑程度高于一般人群。

    南京危机干预中心的调查数字显示,大学期间曾有过心理危机者达90.5%,曾有过自杀想法者为47%,有过自杀行为者0.8%。

    “我们的研究结果也不容乐观,有抑郁症的学生人数比例高达44.2%。”为了阐明高校在校大学生抑郁水平及自杀态度的情况,汕头大学医学院伤害预防研究中心教授李丽萍等人开展了“大学生自杀态度与抑郁情况研究”。

    他们在华北一所高校选择647名本科生接受“抑郁严重度指数”调查,没有抑郁表现的学生人数占全部被调查者的55.8%,有程度不等的抑郁表现的人占44.2%。

    当问到“你曾经想过自杀吗”时,74.7%的学生回答“偶尔或完全没有”,21.2%的人回答“有时”,2.6%的人选择“经常”,1.5%的人“持续”存在自杀想法。

    类似的研究,西南大学心理学院的王琳硕士和王卫红副教授也做过一次,随机抽取200名文理不同专业的本科生填写“自杀态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3人存在自杀企图,占总人数的36.5%。

    王琳、王卫红撰文指出:“缺乏外部的支持和援助是导致其产生自杀行为的关键因素。如此看来,假如及时给他们提供专业的帮助,打消他们的自杀念头,使许多年轻的生命可以得到挽救。”

    2005级3368名学生入学时,沈阳农业大学开展了测评,发现了心理问题相对严重的130名学生,约占3.9%。开展测评的田爱民老师等人估计,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上看,在校大学生中出现心理障碍倾向者的比例为30%~40%。而其中存在较严重心理障碍的大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10%。

    他们呼吁:“尽管大学生中存在如此普遍的心理障碍问题,然而其中只有极少部分学生接受了心理咨询方面的专业帮助。这就预示了在大学生中全面而深入地进行心理教育,广泛而策略地推行心理咨询,有效地预防并帮助学生掌握保持健康心理方法的重要性。”

    本报天津11月10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