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2日
星期

重视法警工资单引发的受伤心态

乾羽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11-12    [打印] [关闭]
    上海一名法警,自称没钱而拒付患病妻子的生活费和医疗费,妻子遂将其2008年工资曝光。工资单上显示,该名法警10月份税后收入为7500余元,其中补贴多达17项。虽然7500元左右的收入在上海不算很高,但网友看后称这只是看得见的收入,并大呼愿意去上海当法警。(《信息时报》11月11日)

    7500元的工资在上海根本算不上高收入,但依然引起舆论质疑,原因就在于那让人不得不感叹的17项名目繁多、说辞含糊的补贴。这样的待遇是一般人不可能享受到的,于是人们在对比中形成了疑惑:为何他可以有那么多补贴?而我却除了工资就没有其他收入?即使人们的工资不低,但待遇方面的差异还是难免让公众不满。

    其实,就算那17项补贴全部体现在收入上,最终工资也没有太超乎人们的想象。问题是,在比较中形成的是相对剥夺感,人们会认为自己的权利受损。这种相对剥夺感还会导致受伤害心态,并在不断比较中持续放大。在放大的受伤者心态中,人们认为法警的工资单伤害了自己的利益。至于其补贴到底是否合适,倒没有人关注了。

    不能否认,相对剥夺感下的受伤心态,很大原因在于自身权利被忽视。比如,知情权的被忽视:法警的各项补贴如果没有他的妻子将之公布,人们并不知道。而即使工资单被公布了,人们依然不理解各项补贴的含义到底是什么。这种被信息屏蔽的感受,会让人们认定那些补贴是不合理的,而忘了对有些特殊工作有些补贴是恰当的。再比如,自身福利的被忽视:在法警的工资单中,人们看到了17项补贴,但自己可能除了工资就没有其他福利。

    但也必须看到,有时受伤者的心态是被过于放大的。有些人在自己的基本权利得到保障、自身劳动得到社会承认的前提下,也会对别人的正当收入产生不满。这种纯粹是一种心理上的不平衡。因此,他们的表达就会充满情绪,他们的不满就是一种嫉妒。

    所以,面对法警工资单引发的舆论争议,单纯说法警的收入高是不全面的,单纯说人们的权利焦虑也不全面。应在质疑中看到人们在相对剥夺感下形成的受伤心态,明白在这些感受中,有的是来自现实权利的被忽视,有的是来自心理上不平衡。对于前者,应保证这些人的基本权利,让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对于后者,则应树立良好的财富形象,宣传正确的财富观。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