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栋“飞来”的实验楼
但据一位知情人透露,这是一栋没有土地、规划、建设等审批手续就开工建设的实验楼,而且,至今也没有办好有关手续,并遭遇了与施工方的结算纠纷。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手续不全 提前开工
张坊中学是一所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学校。长期以来,学生的实验课都在几间平房里上,空间不足、设备陈旧。
张坊中学当时的校长蔡德雨说,学校在2004年就有扩建实验楼的想法。理由很简单,就是为了让学生拥有达到要求的场地和设备,更好地上实验课。于是,蔡德雨向镇政府和区教委等提出这一想法,得到各方支持。
2005年5月,房山区发改委下发的《关于张坊中学扩建实验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中,同意张坊中学在校内扩建实验楼。
张坊中学是一所公办的乡属中学,楼同意盖了,钱谁来出?
根据房山区发改委上报的文件,2006年3月底,北京市发改委下发《关于房山区基础教育建设项目补助资金的批复》。其中一项明确:“张坊镇张坊中学扩建实验楼项目,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总投资912万元,安排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300万元。”该文件中同时强调“除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外,以上项目的其余资金由你区自筹解决”。
蔡德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因为土地归属等问题,学校没有办好相关手续。但此时,学校面临上级教育部门的达标验收,就直接找来建筑商洽谈施工问题。建筑商便是北京龙建集团五公司项目经理杨立存。
300万元的合同造价 483万元的施工预算标准
2006年3月25日,张坊中学和北京龙建集团五公司之间签了一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其中标明合同价款为300万元,并注明“本合同价款采用可调价格合同”。合同价款调整包括:洽商变更及甲方提高使用功能及标准,有关造价部门政策性调整,钢筋增量。
手续还没办好,就这样开工的话,会不会有其他问题?这件事被反映到了北京市房山区政府。
2006年4月14日,在房山区政府一次“关于当前全区市政工程和公路建设有关问题协调会议”中,讨论到张坊中学实验楼建设问题。“会议同意张坊中学实验楼工程先期施工,同时尽快办理土地、规划等手续,在手续未办理齐全之前,区发改委争取的项目资金不予拨付”。
就这样,张坊中学实验楼工程被开了绿灯。2006年5月,实验楼开始施工。
“最开始说的是300万元,只是一个大概的估价,那时连工程图纸都还不全。”根据杨立存回忆,实验楼的图纸设计完毕后,根据图纸进行的工程预算是483万元。
为此,2006年9月18日,张坊镇政府开了一次关于张坊中学实验楼项目的协调会,参加会议的除了镇政府的有关负责人,还有张坊中学当时的校长蔡德雨和施工方代表杨立存。
这次会议记录表明,会上一主管副镇长强调张坊中学实验楼按300万元的造价签合同,但按483万元的预算标准进行施工。“多余的部分由政府和学校共同找教委解决。”
于是,原有合同增添的“补充条款”为:“承包人按图纸预算价483万进行施工,竣工结算以审计结算价格为准。”附件的“承包人承揽工程项目一览表”中,工程造价为 483.1387万元。
工程开始后,在一些细节上,建设时又进行了变更和调整。
“每次设计变更都是双方洽商的结果”。在杨立存给记者出示的一沓“设计变更通知单”中,许多都有建设(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三方的共同签字。
2007年1月,这栋实验楼竣工。施工方记录的预算总价是约594万元。
结算纠纷 谁来负责
2007年春节后,张坊中学实验楼开始投入使用。然而对于建筑方,却陷入了要不来钱的困境。“这是一个手续不全的楼,能不能要来钱,得看别人脸色。”杨立存说。
11月5日,蔡德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张坊中学是一所承担9年义务教育的公办乡属学校,本身并没有钱。但他与建筑方一起到房山区教委询问,得到的答复是“需要镇政府送来相关报告”。
同日,张坊镇党委书记高海军在记者提及此事时,称工程的款项已经“给清楚了”,并不存在拖欠的问题。高海军坚持称,这项工程的价钱,双方谈好的就是300万元,也是以这个价钱签的协议。
根据北京市发改委当初对于张房中学实验楼的批复,安排“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300万元”。据悉,这300万元已拨付给建筑方。但对批复中所称“自筹解决”的“其余资金”,镇里并不认账。
“没想到给镇政府和学校盖实验楼,得亏几百万元,不知道这算不算被坑了?”建筑商杨立存说。
对此,蔡德雨说,这栋实验楼施工造价需要审计部门审计确认。但据另一位知情人表示,审计的前提是办齐审批、建设手续。
这栋至今没有相关手续的实验楼,如何能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呢?
本报北京11月1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