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3日
星期

金融危机让出国热继续升温

田栋栋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11-13    [打印] [关闭]
   教育部200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1978年以来中国有超过121万的人选择出国留学,每年出国留学人数由 1978年的860人增加到2007年的14.45万人,30年来增长了167倍。

    出国“热”了这么多年,在2008年是会降温还是更热?

    据英国大使馆文化处本月6日提供的数据,2007年全国共有约2.3万名学生赴英求学,而签证申请人数比2006年增长超过两成。在2008年增长更为迅速,仅1~6月份的签证申请人数就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6%。

    “我认为对中国学生来说,经济危机是一个机会。”英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处考试总监史哲明(James Shipton)介绍,英镑对人民币的汇率从年初的1∶15.8降到目前的1∶11,现在留学无形中节省了30%的投入。以去英国攻读硕士学位为例,假设一年的学费为10000英镑,平均生活费用为6000英镑,在金融危机之前,学生和家长需要准备25万元人民币,而现在只需要将近18万元人民币。成本的降低增大了留学的可行性。

    国内就业形势也是“出国热”的一个原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10月份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中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30万人,登记失业率为4.0%。今年全国高校共有600多万的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这种背景下,出国留学成为规避就业风险的一条出路。中国人民大学一名准备出国的同学认为,今年的就业这么难,不如直接出国留学。也许等学成回国的时候,经济就变好了。到那时有国外的学位证和海外生活的经历,不愁找不到好工作。

    国际和国内的留学机构也一直在为“出国热”推波助澜。雅思考试近几年影响力急剧增长,留学机构也起了必不可少的推动作用。1987年雅思测试进入中国,后来报名人数急剧增长。2006年雅思考试人数比2005年增长42%,2007年第一季度比2006年同期增长50%以上,而2008年比去年增加350%,突破一百万人。

    当然留学深造也不等同于购买了就业保险。留学归国长时间找不到工作的人,被称为“海待”。留学后不但无法养活自己,还得靠“啃”父母生活的人,甚至被称为“海啃”。因此,留学大潮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随大流。下定留学决心前,除了计算一下留学费用,还需考虑自己能否适应国外的生活方式和教育方式,更重要的是真正选出一个有前景的专业。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