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厢标致207能否复制307的成功?
唯一感到欣慰的是东风标致的经销商。在东风标致总经理窦赛尔公布售价的时候,在场的经销商一阵欢呼。三厢207有1.4L和1.6L两种动力总成6款车型,售价7.48万~10.78万元。这个价格比三厢乐风略低,甚至低于原版206的指导价。
原汁原味的206并没有让经销商赚到大钱,曾经因标致车而发家的,是最早销售三厢307的那批人。作为东风标致的第一款车,三厢307从上市起就嘘声不断,在舆论喝倒彩的情况下却越卖越好,也为经销商打足了气。时隔4年后,原版两厢307上市,却远没有“不协调”的三厢307卖得好,戏剧化地展示出审美观和购买欲望相抵触的尴尬场景。
很显然,要让憧憬法国浪漫的中国消费者,真正接受大洋彼岸的浪漫,还是颇有难度的。作为汽车企业,推产品更需要务实的态度,要不得一点儿浪漫。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未来车市开拓的艰难,在人们意料之中,就连一贯生活悠闲的法国人也不得不考虑自己的生存问题。来中国任职5年的窦赛尔,很显然已将明年开拓中国车市的希望,押在了小型车上。不能不说三厢207的投放,是一个保守的决定,但有当初三厢307的成功做铺垫,相信窦赛尔也还是有些底气的。
窦赛尔表示:“在欧洲,小型车的市场份额超过市场总额的60%,而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仅达到15%,市场潜力不言而喻。”此前东风标致只有206一款小型车单打独斗,但苦于没有三厢版,无法进入更广阔的市场,因此也就无法复制乐风、思迪、Polo劲取的成功。
东风标致副总经理唐腾在接受记者专访时透露,三厢207投放后,两厢206不会马上退出市场。但有消息灵通人士表示,如果206的销售再无起色,两厢207将会在明年投放。这也让那些唯“原版论”独尊的卫道士们,就此哑了口。
据了解,三厢207的销量目标是“在未来的12个月内,销售超5万辆”,只比标致307的6万辆销售目标略低。很显然,东风标致希望在207上复制当时三厢307的成功,两厢207也将抓紧时间上市,以避免重蹈两厢307“四年周期”的覆辙。
事实上,合资车型融入更多中国元素,实现品牌本土化,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而本土化改造,东风标致算是做得较早的。
唐腾表示,据他们调查,中国消费者在选择紧凑型车时,60%以上还是愿意选择三厢版,这便是207以三厢版面市的主要原因。据记者了解,三厢207长4260毫米,宽1680毫米,高1468毫米,轴距达到2450毫米,已经接近中级车的标准。此外,三厢207还增加了不少流行配置,比如多功能方向盘、侧气囊、MP3播放功能。一些设计细节,比如镀铬等工艺,也是为了满足国人追求时尚的要求,为中国消费者量身定制,
唐腾称,207在标致体系内有很多个版本,比如两厢版、207CC和现在的三厢版。三厢版适合更多数消费者的需求,所以先行引入投产。
仔细观察东风标致207,便会发现它与刚刚在国内上市的进口轿跑车——标致207CC有着很多相同的气质。从侧面看,一条流线从发动机罩开始,向前风挡延伸,从车顶上滑过,经过宽阔的后风挡,恰到好处地落在行李厢上,整个车身线条更显流畅自如。与207CC如出一辙的长形仿LED式车灯,将车身侧翼和尾部完美连接,无论是侧面还是尾部都显得气度不凡。
从后面看去,车身正后方丰满厚实,带有标致高端车型607的影子。内凹圆弧形行李厢盖的镀铬装饰条有着画龙点睛的效果。车身尾部最吸引眼球的,是大尺寸的镀铬狮子logo,标致血统一目了然。尾部的镀铬条设计,使207从后面看起来颇具大车风范。
据唐腾介绍,207的一大特点就是“大尺寸”,它特别强调空间设计。除了内部空间宽大外,丰富的储物空间设计和420升宽大的行李厢,也使其实用性较206提升了一大步。国内消费者对后行李厢的看重,也许就是三厢车更为热门的一个原因。
207全车玻璃总面积高达2.96平方米,1.20平方米的宽大前风挡玻璃保证了足够开阔的视野。作为一款高端紧凑车型,207具备丰富配置,电子辅助泊车系统、配置花粉过滤器的自动空调系统、智能行车电脑、多功能显示屏、带雨量传感器的自动雨刮以及光线自适应智能大灯等,均和307的配置相同。
据了解,207所在的紧凑小型车市场,三厢车型仍占据主力,比例达到68%,与欧洲市场恰恰相反。这一区间中的明星三厢车型乐风月销量甚至能突破1万辆,POLO、思迪等车型的月销量也在3000~5000辆之间。三厢207一年超5万辆的销售目标,虽然算不上豪放,但也颇具野心。
标致207是目前标致家族销量最大的车型,2007年标致207全球销售52.1万辆,超过预定计划50万辆的目标。2008年1~9月,207销量达37.98万辆。在中国市场,207只要能实现307当初的热卖,就是一种成功。唐腾表示,中方技术人员对车型本土化设计的参与越来越多,不过目前东风标致仍是许可证式生产,需要向标致支付技术费。但他同时表示,随着中国市场的地位越来越高,标致玛格丽特计划中的车型将在中国设计并首发,因为中国消费者是最挑剔的,中国消费者喜欢的产品也能在国际市场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