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3日
星期
数十年间城市发展定位多次变化

海口:少了狂热和急躁 多了稳健和信心

本报记者 任明超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11-13    [打印] [关闭]
    10月的一天,海口市一家杂志社的社长高先生照例来到办公室上班。一位同事问他:“高社长来海南多少年了?”这一问,高先生才想起来,自己是在海南建省办特区的1988年来到海口,已整整20年。

    高先生有一种很强烈的感觉,海南建省办特区是同时进行的,但早些年,人们更热衷于“海南是大特区”这样的称谓,现在说“海南特区”的少了,说“海南省”的多了。高先生说:“作为省会,海口的命运紧紧跟随着海南岛的步伐,如今的海口少了狂热和急躁,多了稳健和信心,越来越像省会城市了。”

    高先生的感触谙合一些研究海南建省办特区的学者。他们认为,当初中央下决心在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个方面是,把海南的经济尽快发展起来,迅速改变海南贫穷落后封闭的面貌。第二个方面是,在海南率先进行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试验,为全国提供经验。海南经过20年的努力,这两项任务已基本完成。

    然而,海南岛作为中国的第二大岛,海口作为海南岛的首府,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来,它所走过的风风雨雨,它所掀起的惊涛骇浪还是永久地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留在了斑斓多姿的历史中。

    “经商热”演变的“汽车事件”

    1983年4月以前的海口还只是广东省海南行政区下属的县级市。1983年4月1日,名为《加快海南岛开发建设问题讨论纲要》的文件为海南带来了接近、甚至比当时的深圳特区还要特殊的优惠政策。

    “海南利用外资项目需要进口的器材、设备、原料、种子、种畜等免征关税,这是其中极具实惠价值的一条。”一名已退休的老记者在他的回忆录中说。

    但这些政策并没有立即产生效果。1984年5月,海南行政区由地区级升格为副省级,海口也开始成为整个海南岛的政治、经济中心。随着海南行政区领导层对发展商品经济达成高度一致,海口市在岛内最先开始出现“经商热”。

    粮油市场,建材市场,农资市场,电器市场,服装市场,土特产市场在海口市的各个角落“生根发财”。

    有些人开始经营汽车,因为有文件允许海南从国外进口免税汽车,但不能出岛。当时国内很难买到免税汽车,其他省听说海南能进口免税汽车,便开始通过海南的单位进口汽车,海南的单位从中赚点儿差价。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的外地单位来买汽车。海南的单位和公司也很快发现,买卖进口汽车是个生财之道,都干起了汽车买卖的生意。对于这种明显违法的行为,监管部门采取了十分宽容的做法,即“罚款”(实际是补税)放行。

    “罚款放行”的消息对当地人来说尤如喜从天降,地方领导曾连夜研究部署,由主管领导亲赴香港,大批订货买车。这一批订购的各式轿车,达两万辆之多。于是,全国各地的采购人员一时云集海口,一批批各色豪华轿车跨过琼州海峡,通过雷州半岛的国道,源源不断地流向内地,掀起了一个史无前例的汽车狂潮。

    原海南省新闻出版局局长陈克勤在书中回忆当时的情景:海口到处是进口汽车,学校、工厂、街道、机关、部队,一切能停放汽车的地方都是汽车。看一台车,开始一天是两三元,后来涨到5元、7元、10元;停一台车,开始一天是五六元,后来涨到10元、15元、20元;开一台车出岛是30元,后来涨到40元、50元、100元;卖一台车开始赚5000元,后来是8000元、1万元、2万元、2.5万元。

    海南人从来没见过钱这么好赚,当时一个普通工人、职员、机关干部,一个月的工资才几十元,五六十元就算高工资了。买卖汽车赚钱简直像天上掉馅饼,海南的各行各业都来买卖汽车,海口的轮渡码头凡是能轮渡汽车过海的港口,全停满了等着排队过海的汽车。

    从1984年1月至1985年3月,海南共批准进口免税汽车8.9万辆,实际到货7.9万辆,花掉国家外汇10多亿美元。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10多亿美元已不算什么,但在当时,可是个大数字,严重干扰了国家金融秩序。

    刚刚开放的海南,给刚刚迈开改革步伐的中国捅了个大窟窿。事件被“捅”出来之后,当时的海南行政区主要负责人之一雷宇被撤职、降级,还有的干部因“受贿”而被党纪、政纪处分。

    多年之后,仍然有人热衷评论“汽车事件”。有人说,“汽车事件”无疑开了一个极恶劣的先例。它使得当时的法律形同虚设,任何行为以改革之名,都可以对现有的制度进行创造性破坏。

    十万“闯海人”来了,又走了

    1986年5月30日,国务院批准海口升格为地级市,这也许是海南建省办特区的一个前奏。经过近两年的筹备,1988年4月26日,海南正式建省创办中国最大经济特区,海口也第一次成为一省之府。

    海南建省的消息一公开,立即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1987年9月,中央发出海南省筹建工作的通知后,一封封来自全国各地要求到海南工作的求职信函,如雪片般飞向海南,至1988年7月底,海南人才交流中心收到要求到海南工作的信函多达17万多封,海口市人才交流中心也有29148封。

    更多的人等不及回音,带着梦想,直接奔赴海口。从1987年9月开始到1988年中期,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数以十万计的各类人才川流不息地奔向海口,他们有工程师、经济师、教授、作家、大学生,也有机关干部、技术工人,这股汹涌奔腾的人才潮,构成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一大奇观。

    三角池作为海口当年最繁华的地段,很快成为“闯海人”最为集中的场所。这里紧挨海南省委、省政府,距当年的人才交流中心不过六七百米。

    已成为一家公司老总的黄宏伟永远忘不了当年的三角池,他说,刚开始,求职者和用人单位都把自荐书和招聘表贴在三角池一排房子的外墙上,当时,墙上密密麻麻贴满了各式各样、风格不一的自荐信、招聘书,有人刚贴上招聘表,尚没干透,呼啦一大拨人围上来争看招聘内容,还没来得及看完,马上就有人跟上,贴上了新的招聘信息,盖住了原先的内容。

    海南省怎么可能在一瞬间创造出容纳近20万求职者施展才华的新空间呢?最后只安排了几千人,大量求职者不得不滞留海口。那些执意留在海口的求职者无奈地卖起报纸,摆起地摊,开起“大学生饭馆”和“人才小吃店”,甚至抱着吉他到街头卖唱,等待机会。

    气势磅礴的海南人才潮很快开始衰退,在经济落后的现实面前和中央“治理”、“整顿”的大背景下,十几万人来到海口,十几万人又离开了海口,离开了海南。

    海口市委党校教授鲁兵在其书中评价这股“人才潮”时认为:尽管人们褒贬不一,但有一个事实是不可质疑的,那就是“人才热”充分显示出海南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改革开放中最有吸引力的热点。

    楼市狂潮

    回想起当年的“楼市狂潮”,海口市珠江国旅总经理房新海仍然心潮澎湃。

    房新海1993年到达海口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担任一家房地产公司的市场经理。这家房地产公司开发的龙珠大厦在当时几乎卖到天价,房新海现在还能感受到当时叫价的“牛气”

    “我们的一套房喊到25000元/平方米,一名港商还价1000元,我们硬是没有卖。”

    有关资料显示,上世纪90年代初的房地产热主要在海口和三亚。邓小平南巡谈话后,海南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为房地产发展提供了最为有利的政策和体制条件:土地使用权最长70年,期满后可续约,境内外投资者可以独资或合营,几乎所有的土地政策都与国际惯例接轨。

    “要挣钱,到海南;要发财,炒楼花”,成为一些生意人的经典。在巨额利润吸引下,海南和海口因为房地产创造了数个令人惊讶的全国纪录:当时不到60万人的海口,集中了全国各地的几千家房地产公司;一个全国人口最少的省,商品房的销售额却在全国各省市中居第三位,增长幅度居全国第一;海南尤其是海口市的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破天荒地高达83%多,连续两年的财政收入都比上年翻了一番,而在财政收入总额中房地产的收入又占70%。

    房产狂潮甚至带动了其他产业的疯狂。从房地产中赚了钱的人,花起钱来也大手大脚。海口的宾馆餐厅、歌舞厅、商店、出租车因此越来越多,越来越高档。一名普通的出租车司机,一天在海口能赚到七八百元,捡包装盒、饮料瓶的乞讨者,一天下来也能赚到几十元甚至上百元。

    楼市狂潮最终造成骇人听闻的房地产泡沫,短期狂热不到两年,房地产市场骤然降温,炒作房地产的最后接盘者从天上跌入了深渊。泡沫的破灭造成的是593万平方米的空置商品房和1135万平方米的“半拉子”工程、烂尾楼,更造成了商业、餐饮、娱乐等产业的大萧条。

    直到13年之后的2006年8月,海口才宣布处置完全部“半拉子”工程。

    超前的金融试验

    海南有房地产泡沫,很多人知道;和房地产泡沫基本同期的还有金融泡沫,海南的又一超前试验却鲜为人知。

    和房地产泡沫联系紧密的金融泡沫同样发生在海口、三亚,为处理金融泡沫而出现的海南发展银行(简称“海发行”)也很快被政府关闭,海发行也因此创造了“新中国金融史上第一家由于支付危机而被关闭的银行”的纪录。

    在“楼市狂潮”期,大批资金通过各种渠道进人海南,促使海南省金融业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据统计,1992年与1993年海南全省金融业务总量比建省前增长了10余倍。

    与此同时,海南金融机构的数量猛增到近乎失控的地步。截至1993年年底,海南金融机构共2068家,其中信托投资类公司20家,城市信用社32家,而且均集中在海口、三亚等少数地区,形成了“银行多于米铺”的景观。

    在海口、三亚等地楼市泡沫破灭后,许多金融机构开始出现财务坏账和畸形的资产负债比例关系。为了挽救一些有问题的金融机构,海南省于1995年8月在海口成立了海发行。在房地产泡沫前后已损失达26亿元的5家信托投资公司也因此成为海发行的大股东。

    当时有关部门认为,可以靠公司合并后的规模经济和制度化管理使海发行经营好转、信誉度上升,从而摆脱困境。

    1997年年底,遵循同样的思路,有关部门又将海南省内28家有问题的信用社并人海发行,从而进一步加大了其不良资产的比例。

    迫于巨大的债务压力,海发行采取了高息揽储的经营模式。据统计,海发行自成立以后近3年时间里吸收的5万元以上的存款,其平均利率约超过15%。以如此之高的利息吸存,一旦出现资金运用上的问题,银行面临的只能是破产危险。同时,海发行并没有完全按照规范的商业银行机制运作,而是大量进行违法违规经营。

    在有关部门将28家有问题的信用社并入海发行之后,公众逐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出现了挤兑行为。

    挤兑持续了几个月,终于耗尽了海发行的准备金,而其贷款又无法收回。为保护海发行,国家曾紧急调拨34亿元人民币抵御这场危机,但只是杯水车薪。

    1998年6月21日,为控制局面,化解金融风险,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当机立断,宣布关闭海发行。

    “海南旅游模式”探索

    海南拥有的旅游资源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的特点。这里阳光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城市绿化率达59.5%,空气质量保持全国省会城市之首。生态城市、健康城市的品牌享誉全国。同时,海口还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矿产资源及农业资源;绿色瓜菜、热带水果销往全国甚至世界各地。

    十几年前,去过海南的游客对这些都认可。然而,与热带旅游天堂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很多游客的海南游遭遇到的是宰客、欺骗甚至是敲诈。

    在海口市最繁华的明珠广场前,曾经每天都在重复着同样一幅场景:十余个青年男女向来往路人散发广告传单,传单的内容对计划在海南旅游的人充满诱惑。

    广告传单上大号字体印刷的红、蓝文字不外乎某某旅行社系正规旅行社,海南游价格最低、服务质量最好,等等。

    海南省旅游局一位部门负责人说,当时散发传单的绝大部分都是黑旅行社人员。

    有一个阶段,海南有158家旅行社,共有670个旅行社经营门点备案。而实际上,由于承包部门的出现,海南旅游市场可进行独立操作的“旅行社”不下1000家。

    在海口市某知名大厦中,旅行社的分支机构竟然高达上百家,其中很多都是“五个一”:一张桌子、一部电话、一台传真机、一对夫妻,一个独立旅行社分支机构就此开张。

    海口旅行社存在的独特现象最终形成了海南旅游模式:旅行社以“零团费和负团费吸引游客,旅行社再吃导游、司机的人头费,导游、司机吃景点、购物点和餐饮娱乐场所高额回扣。

    然而,羊毛出在羊身上,景点和餐饮娱乐场所提供给导游、司机的高额回扣,来源还是游客。表面上赚了便宜的游客实际上成了最终的受害者,他们被引诱来往于价高质次的自费景点和多如牛毛的购物点,正常的游览时间被压缩挤占,实际支出往往大大超出所报团费。

    旅行社之间的低价竞争使零团费、负团费接团行为泛滥成灾,而风险负担最终却转嫁到导游和旅游车司机身上,使他们已难以忍受;他们没有基本工资,没有社会保障,没有工会组织维护权益,不合理的税、费负担过重,使许多人开始对职业前景感到茫然。

    2004年12月1日上午,海南旅游业多年积聚的矛盾在海口集中爆发,成为海口有史以来人数最多的一次抗议游行。当天,数千名导游和司机走上海口街头参加游行,抗议旅游业的黑暗。数千名导游排成一条长龙沿着人行道行走,大多为20岁到30岁的年轻导游和旅游车司机。

    海口的100多家旅行社也曾在2006年开展自救行动,签署《海南旅行社行业经营公约》。《公约》决定,“从2006年5月8日起,共同维护海南旅游市场价格秩序,不以低于成本价组接旅游团队,杜绝零负团费”等内容。

    到了2008年,海南仍然在探索最为科学的管理模式。8月,海南省旅游管理部门重新开放封闭多年的旅行社审批,希望借此结束多年处于地下状态的旅行社挂靠经营现象,为海南旅游带来新的活力。

    围绕这一思路,海口提出了“阳光海口、娱乐之都、品位之城”的口号,整合全市各项资源,进行城市营销,把文化、体育和旅游捆绑在一起,对整个城市进行旅游化改造,加强旅游与其他产业的协调与融合。此外,还要整合琼北地区旅游资源,把海口发展成为集观光游览、疗养健身、商务会展、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型全国热带滨海旅游休闲胜地,打造以户外有氧运动、游艇经济和丰富的夜间文化娱乐生活为主要内容的特色休闲产业。

    作为省会城市的海口在经济、商务活动、外来常住人口、国际或区域性会议等方面占有明显优势。如何满足这些群体的消费特点,并让所有到海口的客人愉快、健康地娱乐,成为海口旅游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越来越像省会的海口

    20年来,海口的定位多次变换,投资政策导向也经常处在摇摆之中。建省之初,海口的发展目标是国际性城市,到1996年经历泡沫经济后,海口提出“强化工业主导地位”、“变旅游通道为旅游基地”的发展目标,1998年,海口提出了“新兴工业基地、热带旅游胜地和区域性商贸中心”的“两地一中心”发展目标。

    在经历了多年城市发展的“洗礼”及沉思之后,海口最新的城市定位落在了“绿色城市”上。现任海口市委书记陈辞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足够的土地储备资源可以说是海口发展的制高点”。

    绿色生态城市的新定位确定了海口未来的发展目标,即把海口建设成为拥有一流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的理想第二居住地,具有服务设施最优,经济实力最强的海南省经济中心城市及最具浪漫和活力的热带滨海旅游度假休闲之都。

    海口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充分发挥海口独特的产业、区位、环境优势,以调整产业结构为重点,以建设海口药谷为突破口,合理规划工业布局,做大工业总量,提升产业技术含量,打造出以汽车工业、生物制药业、食品饮料、化工化纤等为代表的支柱产业,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高潮,不论是工业经济总量、技术发展水平、企业经济效益、对财政贡献率等方面都有大幅度的提高。

    党的十七大召开以后,海口市委、市政府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提出了两大奋斗目标:一是在海南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二是建设全国最精最美的省会城市。围绕这两大目标,不管是在新区开发还是在旧城改造中,都要体现热带滨海和宜居旅游特色,突出城市品位,打造品位海口,提升海口的核心竞争力。

    2008年,海口入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除了自然环境优良、空气质量好、生活节奏慢等因素外,很多人认为这里的生活条件也不错。海口某网络公司职员张瑞荣毕业没几年,他已经在海口买了套近100平方米的房子,月供1100元,这对于他来说,压力并不算大。张瑞荣说:“比起我在北京的同学,我觉得自己幸福多了,海口的房价在省会城市中是最低的,对于想尽早买房安家的年轻人来说,海口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海口改革开放30年,正如原海口市商务局商业管理科科长陈端成在接受采访时的感触:进入21世纪以来,海口因为泡沫经济而遗留的烂尾楼逐渐消失,海口的市政规划也比较完善了。如今的海口已成为一个具备一定规模、规划科学、健康发展、适合人居的省会城市。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