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家发改委门前人头攒动
乍看,中央号令一下,各地企业反应快、行动敏捷、办事效率高,很好。再一想,却不太对劲。显然,当国家发改委门前人头攒动,合逻辑的推论就只能是:跑不跑步(部)上门,效果不同。假若——我说假若,事情真的如此,一个企业想上什么项目、想抓什么机会,便非跑不可、不跑不行,或至少跑比不跑更占先手、更有可能,那便意味着依法办事已经异化为按跑办事。
报道中,有实例为合逻辑的推论添砝码——东北某钢厂的高先生,从前因跟进本单位环保项目对国家发改委已“熟门熟路”,这次还争取到省发改委派人随行。四川几家发电厂两年前申请的节能减排项目迟迟未获批,这次想借东风落实,有省发改委代表同行。若非“拜神”有效,如何理解前例的“熟门熟路”、后例的未批再来?又如何理解两例共同的省发改委出面?可见,在被跑者与跑者之间的确一方是“神”一方需“拜”,本来应该的依法办事肯定会变形为按跑办事。
当国家发改委门前人头攒动,充满智慧的民谚所批评的“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会上演吗?财政转移支付中曾经广受诟病的跑“部”“钱”进会再现吗?滥用公权力寻租、设租、收租的腐败会发生吗?
如果不囿于就事论事,打量的目光放宽些、看深点,当国家发改委门前人头攒动,就等于提示,理顺政企关系之类老生常谈的问题,规范行政力量之类深化改革的问题,值得再行检讨和仔细琢磨。如行政审批、项目减肥瘦身、操作公开透明和简便、高效等,尚待制度进一步健全。
可以想见,跑与被跑之怪既然出现,势必不独一处。日前,年底兑现的千亿投资计划,国家发改委已大致分配到农业部、水利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和卫生部等11个部委(《金融时报》11月13日)。试想,谁会相信,部委向地方分解投资能免于跑“部”“钱”进?
所以,当国家发改委门前人头攒动,貌似有开启4万亿元投资而紧锣密鼓、扩内需促发展而全国总动员的好看,实则撩起对行政权力可能失范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