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7日
星期

金融海啸的“冬天”会不会是教育的春天

谢湘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11-17    [打印] [关闭]
    金融海啸带来的“寒潮”已经在中国经济最为活跃的东南沿海一带登陆。

    当一批外向型中小型企业因为订单减少而开始减产、裁人甚至关闭,部分为企业提供一线技术工人的职业院校也开始感觉到扑面而来的丝丝凉气。

    然而,近日在一南一北召开的两个职业教育论坛却给我们传递了一些春天的气息。

    “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与民办职业教育发展高峰论坛”整整两天的会期,会场上始终座无虚席,气氛热烈。众所周知,民办教育的创业者大都经历过一段艰难的奋斗历程,但是在这样的聚会场合,几乎听不到半点抱怨的声音。相反,每位与会者都是抱着一种积极的心态来认真探讨如何走内涵发展之路、走创新之路、走做大做强之路,总而言之,关心的是大家如何携起手来共同推动民办职业教育这项事业向前发展。

    经济的“冬天”是不是会必然带来教育的“冬天”?

    很多教育专家认为不能轻易做出这样的判断。一般而言,吸纳人力资源的三大容器是国家机关、厂矿企业,还有部队和学校。一旦经济形势不好时,青少年中的大量人群往往会主动向学校方向分流,通过延长教育年限,培养能力素质来提高就业能力。二战以后,美国大批退伍军人回到本土,使得美国一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就业危机,美国政府通过法令让这些军人进入各个不同类型的高校进行学习,不仅加快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提高了国民的整体素质,同时也顺利地化解了危机。1998年中国高校实现大扩招,其重要背景之一也在于遭遇亚洲金融风暴以后,中国经济如何拉动内需,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

    经济危机反倒可能给职业教育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如同遭遇经济危机后必然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企业产品升级一样,职业教育也有一个面对急剧变化的市场如何调整专业设置,提高办学质量的问题。机遇与挑战同时并存的感觉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强烈,关键是我们如何认识和选择!

    无论是广州举办的职业教育论坛,还是在北京举办的“职业教育与社会和谐发展论坛”,他们的姿态都是全面开放的,既对内开放,有大陆、台湾、香港从事职业教育的同行登台介绍先行一步的经验,也对外开放,近有日本、韩国,远有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爱尔兰的朋友展示他们的理念及其做法,在分享中,与会的职业教育工作者找到了发展方向。

    春天,代表的是一种希望,表现的是一种状态。在今年这样一个不同寻常的“冬天”,职业教育不仅发现了春天,还将拥有春天。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