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8日
星期

“公家人”的伟大承诺

本报评论员 曹林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11-18    [打印] [关闭]
    我流着泪看完了郭孝义的故事,被他高尚的情怀和无私的奉献深深地感动,但一直很难理解他的那些高尚行为——“挪用”女儿的生活费给村里修水站,卖父母的棺板给村里修路,拆自家的院墙给村里的危房户砌墙,放弃申请低保的机会而让给村里其他贫困户。在反复阅读他的故事时我反复不断地追问:到底是哪一种坚定的信念驱使着他忘我地工作?到底是一种什么力量支撑着他无私地奉献?

    为了寻找到那种支撑郭孝义信念的伟大力量,我差不多找遍了所有关于他先进事迹的新闻报道,终于找到了答案。一位村民在郭孝义的帮助下养鸡致富,要感谢郭支书的相助之情。郭孝义笑着对他说:你记住,我是公家人,公家人就是替大家办事的人——多么朴素的回答,多么真挚的情怀。这就是问题的答案,正是这种对“公家人”身份的朴素、憨厚、简单的认知,支撑着郭孝义倾尽全力“替大家办事”。

    公家人的身份,对我们少数干部来说是一种可以炫耀的符号,可以用来谋取私人利益的工具,而在郭孝义看来,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一份不能辜负的信任和期待,一种倾心全力替大家办事的承诺,一种“后百姓之乐而乐”的服务担当。正是心中压着这种沉甸甸责任感,当看到村里百姓吃不上水时,他彻夜难眠;当看到道路阻碍地方发展时,他立下“不修好村里的路,就不当这村支书”的军令状;当看到工程队多次催要村上修路欠下的工程款,他偷偷跑到一个煤矿挖了3个月的煤还上了工程款……

    严格说来,郭孝义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公家人”,他所享受的工资福利、身份待遇和手中掌握的可分配资源与许多真正的公家人相去甚远——可就是这样一个享受着最少公家待遇、最少受到公家关怀、掌握公权资源最少的乡村基层干部,却对“公家人”的角色有着如此纯正、深刻、本真的理解,时时记着公家人的责任,处处实践着公家人的承诺,甚至用自己的生命去履行这种认知。这种伟大的情怀真是惊天动地,这种伟大的灵魂也映照出许多渺小。

    以郭孝义为典型,不仅是学习他身上那种震撼人心、穿透人心的道德力量,更要学习他作为一个最基层的干部,对“公家人”最本真的理解。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