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生携手抵御就业寒流
“只要有发展空间,我们可以接受,今年的工作太难找了。”一名学生回答。
11月14日,南开大学第一场中小型校园招聘会上的这番对话,既说明今年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也说明毕业生想得到工作的迫切心理。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我国原本存在的大学生就业难雪上加霜。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大学毕业生正与高校一起努力,寻找就业突围的出路。
考学、考公务员,毕业关变成考试关
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安蒙(化名),眼下正硬着头皮把研三当高三过。自9月开始找工作以来,她已碰了不少壁,最后决定刻苦准备公务员考试。
现在,安蒙每天早上7时多起床,8时准点开始自习,中间不休息,直到上午11时。14时,她继续自习,中间除了吃晚饭,会一直自习到晚上10时。偶尔自习室没有空位了,她也不会闲着,而是回宿舍上网看题。她说,“全班同学都在努力,自己也不能放松”。
今年,像安蒙这样将考公务员作为重要就业机会的毕业生创历史新高。据统计,2009年国家公务员报名的补报工作于10月27日凌晨截止,通过审核的报名人数创纪录地超过105万人,各职位平均竞争比例为78∶1,相较于2007年的60∶1有大幅度增长。
不但人数多,而且准备早。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09届毕业生田栋栋说,他有个准备考公务员的朋友,居然从今年6月就开始准备考试了。
“我知道考取的希望不大,可还是想试一试”,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系大四学生柯强说,他报考的杭州海关职位仅招3人,但报名结束后该职位通过审核的人数已达到1400余人,差不多500选1的惨烈程度。
安蒙也说,虽然机会渺茫,但自己还得努力准备,本以为金融危机对文科生就业没什么影响,可一参加招聘会才傻了眼。就在前不久,她兴冲冲地跑去参加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的招聘面试。从14时开始排队,居然排到了105号,等轮到她,已是傍晚5时多了。面试时,先自我介绍,然后面试官随便问了几个问题,“然后一句回去等通知,总共不超过两分钟”。
安蒙的上一届9个师兄师姐,除了1人读博士外,其余8人,不是签了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就是签了中国工商银行、国家图书馆这样的好单位。“但今年不仅岗位大减,而且条件更为苛刻”,安蒙说,她不能不把考公务员当成重要机会。
与考公务员大军齐头并进的,是寻求继续升学的队伍。
“哎,今年不找工作了,考专升本去,也许过两三年我就可以躲过这场金融危机了。”今年上半年还在上海纺织品进出口公司实习的张砺,现在已决定回到母校天津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继续读书。
中南民族大学金融学大四学生王歌也说:“我们这些学金融的今年明显感觉到了就业困难,现在还没听说我们班有谁找到了工作。”
她说,全班30人,考研的占了大部分,她自己也报考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专业研究生,准备放手一搏,所以至今还没参加过一场招聘会。
与此同时,考研培训班和高校研招办也同样感受到了考研热潮的升温。事实上,由于2007年就业形势不错,从数据上看,考研人数比2006年有所下降。在当时,就业与读研的二选一中,绝大部分同学都选择了前者。
但上海新东方学校国内考试部主任沈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今年考研培训班的学员比去年多了30%至40%,“在和学生的沟通中我们了解到,大多数同学是因为金融危机才打算读研的,其中还有一些职场白领,由于失业转而重返校园深造。”
同济大学研招办主任陈宇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现场报名才刚刚开始,最后的报名人数还没有统计出来,不过从网上的报名人数看,比去年超出4至5成,当然,网上报名由于存在重复报考的情况,因此只能作为一个小的参照。”
“回顾过去几十年,研究生入学人数的变化与失业率的变化具有很强的相关性。”10月24日,《华尔街日报》一篇名为《丢掉饭碗,做回学生》的报道声称,研究生入学人数是反经济周期的,它与经济景气程度背道而驰,比如“眼下的华尔街可谓哀鸿遍野,而美国各地的商学院却因此振奋不已,全日制MBA课程的申请人数在2008年激增,有些学校甚至增加了50%。”
为了解决就业难题,有些高校开始分外重视考研群体。11月14日,华中科技大学公布了该校《09届本科就业工作现状分析》,提出“目前各院系准备考研的学生比例都较大,因此要给予重点关注。”并且表示“一方面要为考研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休息环境,另一方面要帮助他们坚定目标,提升信心。”
除了上述选择外,参军入伍也是一种选择。
11月1日,四川冬季征兵第一天,四川省征兵办副主任文怡才介绍说,当天全省已有5万多名适龄青年报名参军,其中大专以上占到30%至40%。
今冬征兵对象的主体为各级各类院校2008年度应届毕业生。10月25日,北京市冬季征兵工作宣传周启动,当天有1.2万名适龄青年报名参军,其中各类院校应届毕业生占了30%以上。
降低期望值,不求一步到位
就业形势的紧张,让求职者分外努力。
武汉科技大学财会专业大四学生胡蝶,为了赶场华中科技大学的招聘会,和几个室友5点半就摸黑起床,从几十公里外乘公交车赶往招聘现场。由于没有赠票,她们一直等到上午10时才进入招聘现场。需要财会专业毕业生的几个企业展台前排着长队,直到招聘会结束,胡蝶只投出了两份简历,但也没有下文。
即便如此,胡蝶仍说:“这比上次(2009年华中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第一期)五校联合招聘会——记者注)好多了,上次下着雨,排队的人太多了,不得不把伞收起来,在外面淋了4个多小时,进场后才发现很多单位都已经收摊了。”
华中科技大学大四学生黄玲也参加了10月25日那场“五校联合招聘会”,他在雨中等了3个多小时,投了3份简历,收到一个面试通知,可在“一面”后就被淘汰了。5天后,他又坐了一夜的硬座车南下,参加在深圳举行的“2009年度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大会”。
严峻的形势一方面让大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四面出击,另一方面,也让他们自觉降低了就业期望值。
“9月时,我们学校不少人的保底目标是‘四大’(指普华永道、安永、德勤和毕马威四大会计事务所——记者注),但现在大家只要能在天津找到(月薪)三四千元的工作就很满意了。”天津财经大学国际贸易专业一位姓刘的硕士生表示。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田栋栋也说,因为工作难找,他的就业预期也大大降低,从前要求有北京户口,起薪4000元以上,“现在只要有3000元,可以不要北京户口”。
华中科技大学广告学专业一位女生应聘广东步步高电子工业有限公司,闯过了笔试和面试关。将要签约时,该公司说:“工资3500元,签不签?不签外面还有人等着”。
3500元的月薪与宣讲时的许诺有所差距,但这个女生说:“一听这话,我仿佛看到了门外拥挤着等待签约的人,就赶紧在协议书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但降低期望值也并非没有底线。华中科技大学大四学生王祥最近参加了某电子集团的宣讲会,当听说月薪只有1000多元时,他还怀疑自己是否听错了,“我接连向旁边四五位同学求证,确实是1000多元。这我不会签,签了连自己都养活不了。”
而在降低就业期望值的同时,大学生也不再考虑一步到位找到“理想职业”了。
“前两天我的两个同学签了南方TCL集团,专业不对口,做销售去了”,湖北大学档案学专业大四学生焦顺伟说:“其实我们很多同学都挺想做档案工作的,可现在形势不好,只要能将自己卖出去,不管干哪一行都无所谓了,就怕自己没人要。”
高校在行动:出特刊、找校友、开专场
11月12日,北京大学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组织召开了有15所在京高校参加的“当前金融危机与就业形势专题研讨会”,各高校表示出了对金融危机下就业形势的担忧,并开始采取应对措施。
据北京大学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该中心将通过形势研讨会、师生座谈会、专家报告会、专场招聘会、心理咨询会以及出“金融危机与就业形势”特刊等一系列措施来应对金融危机对北大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并通过充分整合校内外经济金融学者、就业指导专家、高校就业工作教师、用人单位、毕业生等各方资源,全方位、多角度地指导毕业生理性面对和应对金融危机。
研讨会上,北京多个高校就业工作负责人针对当前形势提出了应对建议。如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周荣老师提出,应鼓励毕业生放宽眼界,积极投身到西部地区和基层的工作岗位上。北京师范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刘淑玲则建议,各学校应根据自己的办学特点和专业特色举办一些专业特色招聘会。中央财经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郁泉表示,应该积极疏导部分学生过分紧张的情绪,帮助他们建立更加积极主动的就业意识。
北京各高校在行动的同时,其他地区也在积极应对。
南开大学学工部部长杨克欣表示,全球性金融危机给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影响,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各院系必须进一步做好有效部署,实施有效措施,尽最大力量为学生提供就业帮助。
南开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刘月波说,为应对今年的特殊形势,他们已经多次召开就业工作会议,还对各院系的相关老师进行培训,要求他们尽力做到对每个学生都能进行一次有关简历指导、面试技巧等方面的单独辅导。
11月8日,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在校友日上呼吁校友们施以援手。他称,他从该校就业指导中心获知,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今年到中大开宣讲会的大企业场数减少了约20%,毕业生就业有困难。“参加毕业20周年纪念的校友出来工作已经一二十年了,有些成就,手里也拥有一些资源,希望校友们可以提供一些工作岗位帮助师弟师妹们”。
华南理工大学校长李元元近日表示,今年华工将邀请校友开设专场招聘会,发动校友回校招聘毕业生。
华中科技大学在《09届本科就业工作现状分析》中,也建议充分调动和利用专业教师及校友的社会资源,为毕业生争取更多的招聘机会。同时,该校就业指导中心还建议各院系督促有意向的学生尽快签约,并提出应引导学生优先选择抗风险性强的大中型企业,不要一味追求地域和待遇,以免出现刚就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
也有高校在寻求对招聘会的模式进行改革。刘月波介绍,为解决以往一次性大型校园招聘会华而不实的弊端,南开大学改为分段举办的中小型校园招聘会,“今年从11月中旬开始,学校将连续举办8场,两周一次,每次参加的企业在30到50家之间。”
华东理工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徐国庆则表示,近日该校召开了一场毕业生信息发布会,向企业介绍各专业的学生特点,同时,有49位企业的人力资源主管、老总被聘为该校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顾问委员会委员,今后他们将为毕业生做讲座,让学生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
就业形势紧张,也导致流言满天飞。因此,及时澄清事实,回答学生们的疑问也成了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部分。刘月波说,前几天,他们刚发布新浪等企业的宣讲会推迟的消息,大家就马上开始猜测是不是要取消,就业指导中心获知这种情况后,立刻发文予以说明,才终止了学生的猜疑。
心理辅导工作提前加量
“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看见未读邮件这么兴奋,看到未接号码这么抓狂。”一位正在求职的大学生在“我爱南开”BBS上的“找工作”版上写道。
而这样的心理是处于求职季节大学生的普遍心理,随便打开一个高校的校园网络论坛求职讨论版,都可以看到类似的帖子。
抓狂、郁闷、痛苦,以及现在大学校园的热词“纠结”,都是求职期大学生们喜欢用以描述心情的常用词汇,这些词汇也说明了就业期间大学生难以调适的内心。
胡蝶告诉记者,同年级财会班的一名男生,因为找工作的心理压力太大,居然有了些异常的表现。
焦顺伟也告诉记者,几个月工作找下来,笔试、面试进行了不少,但都被鄙视了,“现在整个人被鄙视得一点儿自信都没有了。”
而在许多高校的校园论坛上,展现出焦虑、迷茫、恐慌和无助心态情绪的帖子也比比皆是,一些学生甚至发帖说:“自己会经常背着人偷偷地流泪,觉得特别沮丧”。
“有些同学求职接二连三地受挫后,心理可能会变得抑郁或焦躁不安,而一般有这样心理的人又不愿将自己的苦闷说出来,憋久了就很危险。”有着20年大学生心理辅导经验的华中科技大学副教授杨一平特别关注大学生的求职心理,他呼吁各校就业指导老师应当密切关注求职学生的心理状况,并及时沟通疏导。
华东理工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徐国庆介绍,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和就业指导中心新开设了多场心理疏导课,引导学生理性对待金融风暴的影响。上海财经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也表示,学校对毕业生心理调适指导的讲座频率增加。
华中科技大学长期致力于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章劲元老师说,到目前为止该校还没有一例因就业而导致心理问题的学生前来咨询,“按照惯例,每年四五月才是就业心理咨询的集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