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向数字电视强国迈进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到2010年,我国东部、中部地区县级城市、西部地区大部分县以上城市的有线电视基本实现数字化。2015年基本停止模拟电视的播出,初步实现广播电视由模拟向数字转变,力争我国数字电视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位居世界前列,成为全球最大的数字电视整机和关键件开发和生产基地,实现由电视生产大国向数字电视强国的转变。
随着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面数字电视技术标准的大规模实施,我国迎来高清电视消费的新高潮,我国彩电产业也迎来再次发展的春天。
发展数字电视产业是我国信息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需要
数字电视是消费类电子视听产品制造业和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当前,全球广播电视行业都在逐渐从模拟向数字化过渡,部分国家明确规定了转换时间表和产品配套时间表。如美国的模拟信号将在2009年2月17日全面停止,日本、韩国计划在2011年完成地面电视广播数字化。
我国拥有庞大的电视工业和众多知名的彩电企业,经过近30年发展,我国已形成了从关键零部件到整机完整的彩电工业体系,彩电产业已成为关系国民经济全局意义的重要产业。当前,随着数字技术和平板显示技术的成熟与应用,以数字化、平板化为标志的新一轮彩电工业调整已全面启动,我国4亿多台正在使用的电视机大多面临从模拟转换到数字的需要,预计这将形成数千亿元的数字电视市场。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表示,加快发展我国数字电视产业既是我国信息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需要,也是加快信息化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需要,对国民经济发展也将产生巨大拉动作用。
地面数字电视国标是一个集各家之长的技术融合方案
我国相关部门于1999年开始组织实施数字电视研究开发及产业化工作。此后几年,累计投入近10亿元,带动社会投资逾百亿元,在核心技术开发、产业准备、广播电视事业准备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积极成效,我国数字电视产业链基本形成。
2006年8月国家标准委颁布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国家强制性标准,我国数字电视发展进入快速推进的新阶段。
据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院士介绍,我国的地面数字电视国标是一个集各家之长的技术融合方案,其中的关键技术已通过实验样机进行了性能与可实现性的验证。经过累计500小时的测试,总体上看,与欧洲DVB-T商用接收机相比,融合方案样机性能较优。
参照国外数字电视地面传输系统标准的一般做法,融合方案提供了多个调制编码的选项,分别对应高清和标清广播,并支持从城市车载移动到大范围固定接收、从标清到高清的多种地面广播业务。
城市用户多数使用有线方式接收数字电视,因此城市及发达地区地面数字电视的主要应用是车载移动接收,多载波和单载波模式均可,尤以多载波更佳。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广大农村,目前无线接收仍是重要甚至主要的收视方式,这些地区的地面数字电视将以固定接收为主,单载波模式由于覆盖范围大、发射功率较低,在这些地区具有一定优势。
据不完全统计,融合方案共申请46项自主发明专利,半数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有一项获得美国PCT专利保护,有3项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评估为基础性发明专利。“这表明融合方案具有较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初步分析认为可以形成对国内产业的保护。”邬贺铨说。
数字电视产业蓬勃发展
地面数字电视国标颁布实施后,我国数字电视产业链中众多企业迅速跟进,推出了相关产品。发射机、彩电整机、融合芯片和测试设备仪器等产品的产业化和地面数字电视产品测试平台建设都取得了新进展。
记者从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了解到,目前,核心芯片方面,上海高清、凌讯、上海卓盛微已推出量产芯片,上海复旦微纳电子、深圳力合、北京海尔集成电路都在积极开展国标芯片研制工作。发射机方面,北广电子、北京吉兆等企业已具备符合国标的发射机生产能力。同时,九洲、力合、天柏、同洲等20多家企业已生产出国标机顶盒,产品包括固定接收、车载移动接收、便携接收等类型和高清晰度、标准清晰度两种档次,一些企业已具备量产能力。创维、康佳、长虹、海信等企业已研制出一体机样机,准备大规模生产。在测试平台方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建设了我国第一个完备的数字电视终端产品标准符合性检测平台,为行业发展提供支撑和服务。
为更好地推动国标实施和试验性运营播出,国家发改委在2007年数字电视专项中重点支持北京、上海、天津、青岛、秦皇岛、沈阳等奥运城市和深圳开展了地面数字电视试播。目前,各地也积极开展不同类型广播应用示范工程体系建设,同时,也有一些地方正计划用国标信号覆盖农村,解决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问题。
据新华社北京11月1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