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9日
星期

2011,青春约会在鹏城

——深圳市副市长、第26届世界大运会执行局局长梁道行答本报记者问
本报记者 李剑平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11-19    [打印] [关闭]
    “时空没有距离,体育没有距离,青春没有距离,2011世界大学生的约会‘从这里开始’”。一部中英文对照、洋溢着青春活力的深圳城市电视宣传片,让世人领略了这座青春之城的魅力与活力。

    “我们告别2008北京奥运会‘同一个梦想’,就‘从这里开始’,期待年轻的城市把全球年轻人的体育盛会办得精彩、出色与成功。这是深圳30年的梦想,更是世界1000天的期待。”在距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1000天之际,深圳市副市长、大运会执行局局长梁道行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

    目前,深圳市、大运会执行局与中国青年报社及其牵头发起的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由本报记者带队的首批来自全国各地的30名校媒记者,正在开展“走进深圳,服务大运”采风活动。

    中国青年报:深圳曾向国际大体联承诺,要办一届“最精彩、最成功、最有影响力”的大运会,请问深圳大运会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

    梁道行: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创办于1959年,由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办,只限17岁~28岁在校大学生和毕业不超过两年的大学生参加,人们习惯称之为“小奥运”,每两年举办一次,分为夏季大运会和冬季大运会。

    今年10月27日,美国国家大体协主席麦尔斯·尼尔·布兰德率团访问深圳,并签署合作协议。2011年美国将派出包括国家大学生篮球队、田径队、游泳队等队的种子选手参赛,这也是美国顶级大学生篮球队首次参加大运会,仅从这一点看,就是深圳大运会一个巨大的突破。还有一个突破就是深圳大运会比赛项目共设21项,这也是大运会历史上项目最多的一次,届时180多个国家(地区)、约1.3万名运动员、教练员和体育官员将赴会。

    中国青年报:深圳举办世界大运会,诠释与展现了一座城市的什么精神与实力?

    梁道行:继北京成功举办2001年第21届夏季大运会之后,深圳于2004年提出申办2011年第26届世界大运会,同年12月获得国务院批复,代表国家参加申办。历经3年,战胜俄罗斯喀山、波兰波兹南、西班牙穆尔西亚和中国台北高雄4个城市。这本身就是世界对深圳这座年轻城市综合实力的认可。

    中国青年报:深圳大运会是全球大学生的PARTY,场馆建设及赛后运转事关全局的成败,目前进度怎样,赛后又如何维护运转?

    梁道行:大运会场馆计划使用67个场馆(地)用于比赛和训练。新建29个,其中专门为大运会新建主体育场、体育馆、游泳跳水馆与新闻中心等4个项目。目前,大运会场馆建设及配套工程所有场馆(地)均已列入计划并开展前期工作,进入基础处理及主体施工的项目有16个,另有13个新建场馆今年年底正式施工。

    赛后,25个体育、教育系统建设项目将直接归相关单位使用,4个为世界大运会建设的场馆,已与美、英国家及国内著名的体育娱乐公司洽谈,拟通过国际招标形式,在赛后交给专业公司按照市场化运作进行维护和运转。

    中国青年报:“节俭办会”是深圳大运会提出的最响亮口号之一,怎样实现这个目标?

    梁道行:除基本建设外,经科学预算,深圳市拟安排15亿元人民币作为第26届世界大运会的筹办经费。市场开发是本届大运会筹办的亮点,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颁布了《大运会市场开发计划书》。截至目前,中国南方电网、招商银行、金威啤酒、北京水晶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晨光乳业有限公司、圣廷苑酒店等6家著名企业与大运会签约合作。同时,大运会执行局同步启动、实施“阳光大运”的财务管理机制、项目督查机制。

    中国青年报:深圳如何把世界大运会品牌响亮地打出去,使之深入人心?

    梁道行:今年1月8日,“欢乐的U”会徽以其活泼的动感、抽象的创意赢得市民广泛认同,受到中国大体协、国际大体联的高度赞誉。首届大运会海报设计大赛吸引了国内和港澳台130多所高校、近万名大学生参与,获奖作品已投入今年大运会宣传活动中。主题口号征集收到来自全国和海外朋友的作品1.6万条,“从这里开始”(Starthere)新鲜出炉。“北京奥运文化广场·深圳月”主题活动,通过展览、论坛、专访等形式,回顾改革开放30年历程,宣传城市和大运会,受到了海内外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

    此外,“巅峰梦想·红动中国”全国市民登山健身活动、申大回顾展、大运会吉祥物儿童绘画展、征文比赛等活动的开展,参与承办在深圳举办的F1世界摩托艇赛、中国杯帆船赛、观澜湖高尔夫世锦赛等体育赛事,中国高校传媒联盟记者团走进深圳等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市民关心大运、参与大运的热情,拉近了社会公众、全球大学生与大运会的距离,提高了大运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目前,全球点击大运会官网已达500万人次,海外读者达70%。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