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1日
星期

崔国友 为了让战舰自由驰骋

余子富 吴寒月 毛昭胜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11-21    [打印] [关闭]
    这是一个奇迹:两艘已超期服役10多年的导弹护卫舰,在实兵对抗演习中,打出去的4枚导弹,全部命中目标。

    这是一个奇迹:北京奥运会期间,10多艘舰艇连续30多天游弋在祖国的海疆,不仅圆满完成反恐巡逻任务,而且没有上报一起装备修理工程。

    奇迹的背后是什么?东海舰队某猎护舰支队装备部部长崔国友和他的战友们最清楚。

    “打仗难道还能停下来等保障吗?!”

    对于崔国友和他的战友来讲,这都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2004年初,东海某海域,一场带有实战背景的对抗演练正在紧张进行,就在某舰咬住目标,准备对“敌”发起致命一击的关键时刻,主机配气轴承突然出现故障,战舰失去动力。

    “保障人员呢?”舰上指挥员急得提高了嗓门,可不巧的是,这次恰恰没安排技术人员伴随保障,虽然是常见故障,但官兵们却无从下手。演练只得中止。

    “打仗难道还能停下来等保障吗?!”刚刚担任支队装备部部长的崔国友坐不住了。

    常委会上,崔国友的意见得到了党委“一班人”的赞同:“出海执行任务,不可能每艘舰艇每个专业都安排专门的保障人员,关键时刻,还必须依靠自己。”

    为了实现由依托技术人员保驾向依靠舰员自己保障的转变,崔国友带领官兵们打响了一场向自修要保障力的攻坚战。

    针对各舰艇技术骨干分布不均的现状,崔国友在全面调查了解的基础上,采取“舰艇装备人才分流定位”措施,通过将各专业的技术骨干交叉分流、按需编配、科学定位,让他们位居其所、各尽其才,带动所在舰艇、所属专业整体自修技术水平的提升。

    现代海战,装备保障也从幕后走向前台。为了全方位提升装备保障能力,崔国友把目光从依托部队单一保障移向依托军地一体化保障上。

    他联合驻地打捞局、救助局、中国海运、中国渔政、海警等单位组成多艘警用、民用船只开展海上协同保障演练,在近似实战的背景下,出色完成了修理方案拟制、应急抢修、拉动前出、实际修理作业以及通用设备器材保障等多种课目演练,使支队的装备保障能力得到不断跃升。

    建立海上“流动车间”

    有一个场景让崔国友很难忘。

    这天,某猎潜艇正快速驶往演练海域,途中,艇动力系统出现故障,一时无法排除,而艇上也没有相关配件。情急之下,崔国友只得下令从同类型舰艇上卸下实装,才使该艇按时抵达目的地。

    现实使崔国友彻夜难眠:实现装备保障的快捷有效,必须着眼实战要求,通过改革创新,攻克装备保障难题。

    于是,崔国友带领有关人员对支队所有器材、器械、仪器、设备进行归类整理,建立起融“供、管、运、修”于一体的“机动仓库”、“流动车间”、“应急分队”;开发出装备器材技术管理软件系统,录入了保障基地所有仓库及国内相关工厂上百个供应点的信息,只要鼠标一点,器材名称、型号、所在位置,以及联系方式、保障途径等相关信息一目了然,形成了机动快捷的装备器材保障体系。

    他还根据多年的保障经验,首次提出在海上实行舰艇器材共享,建立海上编队器材网络,一旦某舰出现故障,有同类型器材的舰艇即可实施紧急援助。

    人才就是保障力

    2004年8月,某扫雷舰受命参加扫雷试验任务,就在离码头前,战舰废气涡轮增压机出现喘振、漏油、废气回舱等故障。但由于官兵经验不足,技术不精,战舰出航足足耽误了10多个小时。

    这件事对崔国友的震动很大:装备保障靠的是人才,无论是平时还是出海执行重大任务,支队都需要一支堪称领军人物的专家型人才队伍。但这恰是支队装备保障力建设中的一块“短板”。

    人才就是保障力,绝不能让人才问题成为制约支队履行使命的因素!

    2004年底,崔国友组织办起了装备维修技能培训班,请来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海军指挥学院、海军工程大学、710研究所等军内外专家授课辅导,讲理论、传技能。

    培训班上,崔国友总是坐在最显眼位置,他的目的有二:一是以身示范,带动部属;二是学习充电,提高自己。

    官兵们看到部长带头学习,大家也都铆足了劲学习。培训班结束,理论和实际操作考试成绩优秀率在90%以上,军内外的专家教授们个个惊叹不已。此后,崔国友又采取“全员培训、骨干轮训、尖子送学”的滚动式发展模式,建立起舰艇、院校、社会共育人才的培养体系。

    学习培训很快在支队形成了“滚雪球”的人才接力效应。几年来,该支队各类保障人员对口率和称职率达98%,有创新和革新项目的达65%以上,崔国友本人也受聘担任海军装备技术保障专家组成员、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修船技术学术委员会委员等。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