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4日
星期

成都:把流动团工委建到人才市场

本报记者 闵捷 通讯员 王子刚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11-24    [打印] [关闭]
    11月15日,中国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银行卡中心的18名年轻职员,来到风景秀丽的成都黄龙溪古镇,举办了一次岗位经验交流会。几名“优质服务明星”称号的获得者现身说法,向同事介绍自己的工作心得。

    看似普通的经验交流会,对这些职员来说,却弥足珍贵。平日里大家在不同地点上班,连见面的机会都很少,更不用说经验交流了。

    创造这次机会的,是该中心的流动人员团支部(以下称“流动团支部”)。

    流动团支部去年11月成立,隶属于成都人才市场的流动团工委,一年来已经组织了银行卡业务知识竞赛、捐衣献爱心、“服务奥运·强化责任”辩论赛等活动。

    流动团工委是怎样建立的

    2006年6月,在成都人才市场的配合下,团四川省成都市委在人才市场里成立了流动人员团工委(以下称“流动团工委”),专门为频繁流动、但人事关系固定在人才市场的青年提供服务。

    近年来,在成都人才市场托管人事档案的流动人才中,流动团员数量日益增加。这部分人大多在非公有经济领域内工作,没有固定团组织可以挂靠,团员身份开始模糊。据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中旬,在成都人才市场托管人事档案的流动团员已经达到6000多人。随着流动团工委的成立,这些曾经“找不到组织”的团员将不再“漂泊”。

    成都市委常委、市总工会主席包惠在流动团工委成立授牌仪式上讲话,要求流动团工委成立后,竭诚为广大职工和青年服务,切实维护青年的合法权益,真正成为“青年之家”。

    成都人才市场综合事务部副部长、流动团工委书记邹海燕,走访了全国十几个大城市的人才市场,像成都这样专门为流动青年建立团工委的做法,她还没有遇到过。

    团成都市委对这项探索十分重视,因为如今年轻人跳槽频繁,工作流动性大,如何有效联系和服务他们,是新时期团建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成都是一个总人口达1200万人的特大中心城市,35周岁以下的青年就有370万人,大约有一半处于流动状态。团成都市委一直在探索针对流动青年的团建工作。

    在调研中,团成都市委注意到一个现象:随着各类单位用人制度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不再管理职员的人事关系,而以市场化的形式委托人才市场来管理。这样做的话,无论青年怎么流动,其人事关系总是相对固定的。如果把团组织建在人才市场,会不会是联系和服务流动青年的新思路呢?

    基于上述考虑,流动团工委在成都人才市场应运而生。

    两名西部计划志愿者成了流动团工委的“推销员”

    这是一个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的做法。为此,团成都市委派了两名熟悉共青团工作的西部计划志愿者参与初期运作。

    据介绍,成都人才市场管理着十多万份人事档案,至少有60%来自毕业不久的大学生。

    刚成立时,流动团工委步步为营,谨慎运作。流动团工委参考了人才市场的流动党员管理模式,首先联系在人才市场办理了人事代理的企业,以企业为单位建立流动团支部。

    相比直接联系分散的个体青年,这样做的好处是,同一个单位的青年更容易集中起来。

    成都人才有限责任公司与人才市场同在一栋办公楼,流动团工委首先选择这家公司,组建第一个流动团支部。

    两名西部计划志愿者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向各区县和企业推广、介绍流动团工委这个新生事物。

    5个月过去了,了解了流动团工委的工作以后,一家民营建筑设计企业建立了第二个流动团支部。这家企业的老板曾经在国企工作,是一名党员。

    又过了一年,团工委下属的第三个流动团支部成立。这个流动团支部所在的单位是中国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银行卡中心,有200多名团员。

    流动团工委一步步壮大,关键在于开展的活动符合青年口味。

    以银行卡中心流动团支部11月15日的活动为例,考虑到年轻人的喜好,团支部负责人特意选择景区黄龙溪边的一个茶馆,大家一边喝茶看风景,一边交流体会,谈得兴致勃勃。

    团支书蔡燕说,“优质服务明星”的经验,对大家提高业务水平很有帮助。流动团支部用这种轻松的方式,帮助年轻职员提高职业技能。

    成都人才有限责任公司流动团支部策划的一场集体婚礼,也办到了年轻职员的心坎上。

    这场集体婚礼今年4月30日在一个度假村举行,公司6对新人喜结连理。

    综合事务部职员袁长剑和他妻子就是其中一对。袁长剑的老家在270多公里之外的四川泸州,妻子的老家则在四川雅安。

    “在成都的亲朋好友不多,要是自己在成都举办婚礼,一定很冷清。”袁长剑说。

    集体婚礼令他“终生难忘”:100多号人坐了十几桌,大家又唱又跳,热闹极了。

    6对新人中,有5对是像袁长剑这样的外地人。流动团支部策划的集体婚礼,令他们感到有组织在关心自己。

    流动团工委逐渐走进年轻人的世界,这让团工委书记邹海燕感到欣慰。她正考虑下一步的工作:相比集中在各个单位的年轻人,要把分散的青年集中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团工委应该怎么去覆盖呢?

    难归难,邹海燕还是有信心。

    团工委给每个流动团支部编了号,现有的3个支部分别是第十、第十六和第十九团支部。

    “空缺的编号,以后一定会有新的流动团支部来填补。”邹海燕说。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