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们的“命运拼图”:30年三个关键词
第一财经日前录制的大型财经电视纪录片《激荡·1978-2008》邀请了百位中国的商业领袖、社会名流与财经“见证者”共同完成了一幅“命运拼图”,用10个问题呈现出不同时代孕育出的具有时代印记的个性人物,“你参加工作的第一个月的薪酬是多少?用来做了什么?”就是其中一个问题。
巧合的是,回答“看到1978-2008,会让你想到三个关键词是什么”时,企业家们的答案大多是“改革”、“创业”、“企业家”。
“改革开放30年最大的成功,一句话就说清楚了,就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创业家》杂志创办人牛文文认为,改革开放让一些人从无到有地创办一个事业,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从劳动者变成消费者、投资者,再变成创业者”。
为中国的民营企业家“拍照”的英国人胡润谈到中国过去的30年,想到的是“民营、发展、财富”,因为之前人们都是不谈民营的,而人们之前对财富的了解和今天对财富的了解是两码事。
在胡润的印象里,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时间里,邓小平南巡是最重要的,因为不少企业家告诉他,就是在那一年“下海”的,“他们敢下海,因为觉得中国这个国家的发展趋势是可以接受民营企业家的”。第二个关键时间点,胡润则认为是2002年,因为那一年提出要保护私有财产,“这也让新一批的企业家下海去创业”。
严介和在1992年注册成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并担任董事长,当年冬天,掘得了自己的第一桶金——800万元,10年后就注册成立了中国太平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任董事局主席兼总裁,总资产达到60亿元。
红杉资本中国合伙人沈南鹏则显然属于新时代的创业者,耶鲁大学毕业的他第一份工作就是在花旗银行,第一年的年薪达到65000美元。但同样是创业精神把他带回了中国,他通过在美国的中国朋友认识了梁建章,并回国合资创办了携程网,现在又成了创业投资家。沈南鹏的第一个财富梦想是100万美元,因为那差不多是美国中产阶级的收入标准,而现在早已达到这个目标的他仍然想要超越自己。
同样希望超越自己的还有冯仑,他戏称为“超越我女儿她爹”。曾经在海南房地产热潮中折腾过好几年的他,有一天在北京国贸的哈根达斯冰激凌店坐着的时候,突然发现周围的高楼大厦居然都是曾经在海南折腾过的人做出来的,比如易小迪的阳光100、潘石屹的建外SOHO。
冯仑说,从1991年到1993年,自己在海南经历了“第一个蜜月”,从没有钱到有钱,从没有公司到有公司,但也犯了很多错误。从1993年到2000年却经历了最困难的时期,不过幸运的是活下来了,并等到了第二个蜜月期。现在第二个蜜月期也结束了,但却已经觉得正常了,在等待下一个蜜月了,因为“现在中国的市场经济程度高了,法治了,规范了,没人欺负我们了,我们苦不苦全是自己办企业能力强不强,跟外界没关系了”。
谈到中国民营企业成功的原因,胡润认为关键是企业家精神,“中国人本来是有企业家精神的,可能一方面是因为,比如浙江人和广东人以前很穷,必须要去创业。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说,中国的企业家们也很愿意去创业,只要把机会给他,他可以创造一个企业,创造一些财富”。
牛文文则认为,衡量未来30年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指数不应该是GDP,而应该是“三创指标”——创业、创新、创富。
“创业是中国人每年新创业人数的比例,如果未来创业者越来越少,那中国就变成一个打工国家了;创新,有一个很简单的衡量指标,就是每台电视机或者每部手机,中国独创的技术占多大比例;创富也很简单,应该是阳光创业,创新财富,干净的财富”。牛文文说,只要每年把这三个指数计算一下,就知道中国在进步,“如果这三个指数是往下走的,那肯定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