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我度过美好年华
我与《中国青年报》比较有缘。
我是在屯里长大的,小时候没看过什么报纸,真正看到并喜欢上《中国青年报》是1986年,那一年,我考上了县里唯一的重点高中,学校给每个班级都订了一份《中国青年报》,这几乎是我们这些农村孩子唯一的精神食粮。
这份报纸利用率极高,全班50多个人,绝大多数都会看上一遍。当时最喜欢看体育和文艺方面的内容,从那时就喜欢毕熙东、马年华等资深体育记者。有的同学还经常从报纸上摘抄一些自己喜欢的诗和散文,我摘的东西一直保留至今。后来有的同学还自费订阅了《中国青年报》的子报《青年参考》,大家也同样抢着看,从中知道了外面的世界也很精彩。
高中毕业后,我考到了本地的白城师范专科学校,让我惊喜的是,班级里仍然有一份《中国青年报》。1991年师范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所监狱附属高中任语文教师,并在校团委兼职,自然,团委的《中国青年报》又归我所有了。那段时间,我印象特别深的一期报纸是1994年美国世界杯特刊,罗马里奥、马拉多纳、布洛林的肖像栩栩如生,报纸图文并茂,生动极了。后来,我多次工作变动,从监狱机关办公室到省城的司法行政机关,在案头一直摆着一份我钟爱的《中国青年报》。
应该说,在这个网络风行的时代,我的信息来源还基本停留在靠《中国青年报》和央视的晚间新闻报道上,不知是我已经落伍,还是她们魅力使然。我一直这样认为,《中国青年报》既有鲜明的政治敏感性,又不乏自己的声音;她不被社会上一些因素的干扰,敢于亮出自己的观点;她关注中国青年,却又适合所有人。22年来,几乎是《中国青年报》陪我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年华,毫不夸张地说,我的成长得益于《中国青年报》,我的进步离不开《中国青年报》,我真想从内心深处说一声,谢谢你,《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