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5日
星期
不同观点

是时评脑残,还是精英傲慢

田继贤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11-25    [打印] [关闭]
    叶匡政先生在《南方周末》撰文《时评,正在成为一种脑残文体》,文章说:“一轮时评热潮结束,大家很快地又扑向了下一个热点。如此这番又来一轮,一年一年就这么过去了,思想依旧在原地踏步。时评,如今不仅成为了一种脑残文体,而且塑造着一种脑残逻辑。读者面前堆满了文字,却依然找不到任何思想的出路。”

    至此,笔者读明白了叶匡政先生为何会语时评为“脑残”,因在其看来,时评是思想的原地踏步,没有提供给读者思想的出路。

    对此种断言,笔者很是疑惑。就简单举几个例子吧。读者应当都还记忆犹新,诸如许霆案、华南虎照案、重庆最牛钉子户事件,甚至最新的杭州地铁施工安全事故事件……难道这些不都是时评之热点吗?难道期间就真的没有哪怕是点滴的思想进步或者说是思想的出路吗?

    在笔者看来,时评首先并非是思想者而应当是公民发言。换句话说,除思想之外,公众之表达更是时评根本之职责和功能承载。

    从公众表达言,情绪性、非理性之色彩原本就是公共舆论场域中的自然存在。对此,为何不能给予必要的宽容?难道有谁就一定有权利要求公众的表达只能是思想探索。不是说一时代、一社会不需要思想的探索,然而,难道其必须是时评之选择?在笔者看来,如是,则无疑意味着“思想精英”对公众朴素话语权利的一次不无阴谋意味的剥夺。

    不可否认,就国内时评界的整体面貌而言,的确存在着某种鱼龙混杂的现象,然而也正是这种泥沙俱下的时评潮,使公众的话语权得到了其实是很有限的实现。值得警惕和反思的是,长期以来始终有些人,虽然一方面高喊民主和言论自由,一方面却满脑子根深蒂固的精英意识,因而总是热衷于对公众进行所谓的思想启蒙。然而究其实,却正是欲以“启蒙”的名义行思想教化之实。

    启蒙乃理性的运用,且这种运用应当是公众自己的运用。如果思想精英仅仅热衷于领袖思想,教化公众,而不屑对公众的表达权利给予必要的尊重,忽视了公众最为朴素的利益诉求,只是高谈不知从哪儿贩卖来的空洞思想,注定只能孤芳自赏自哀自怜。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