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7日
星期
短评

打铁还需自身硬

刘万永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11-27    [打印] [关闭]
    新闻出版总署日前通报了山西霍宝干河煤矿的记者“封口费”事件阶段性处理结果。目前查明,收受“封口费”的有记者4名、媒体工作人员26人,假记者28人,还有12名相关涉案人员尚在调查中。

    10月27日,中国青年报以《真假记者排队领取“封口费”》为题对这一丑闻进行了报道,此后又进行了多次跟踪报道。为什么要报道新闻界的丑闻,原因很简单,新闻媒体肩负着维护公平正义和公共利益的责任,在监督别人的同时,必须接受社会的监督,任何损害新闻界形象的害群之马必须予以揭露和清除。

    今天的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各种利益诉求也需要发出各自的声音,新闻媒体因此承担着不同以往的责任和任务。同时,公众对新闻媒体的评价也显示出明显的两面性,一方面,人们会在反映问题时求助媒体,另一方面,读者也常常质疑媒体的报道是否客观、真实。

    某些媒体工作者的不法行为也加剧了这种质疑。发生在山西霍宝干河煤矿的“封口费”事件实质是媒体集体“有偿不闻”的体现,这与“有偿新闻”一样,都严重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

    2004年12月5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有偿不新闻》的报道:《鄂东晚报》因经营困难,组织记者对学校以曝光教育乱收费相威胁,换取广告和赞助。虽然短期内迎来了报社的“繁荣”,但对报社的损害却更为严重,很多读者的评价是:晚报记者?只有给钱,什么好事都能发;只要给钱,什么坏事都能压!

    现在,《鄂东晚报》已经停办了,但“有偿不新闻”的做法并未在新闻界灭绝,恶劣影响更未消除。“封口费”事件曝光后,山西地方媒体正常的广告与发行工作也受到影响。“一上门营销,别人就会怀疑这是不是‘封口费’”,这让山西媒体老总的心情十分复杂。

    谁在搞“有偿不新闻”?我们在打击假记者的同时,更应该清理那些手里握有真记者证进行新闻敲诈的真记者,因为,这些人虽是少数,但危害更甚。

    打铁还需自身硬,不能正己,何谈正人?面对各种利益和诱惑,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应该禁得起考验,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社会的信赖,也才能不负党和人民的期待。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