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8日
星期
改革开放30周年·本报见证

切记,不要再把悲歌唱成赞歌

本报记者 周欣宇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11-28    [打印] [关闭]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起森林大火。一起令193人葬身火海,5万人流离失所,烧过100万公顷土地,熊熊燃烧了25个昼夜的森林大火。

    当一场罕见的火灾正愈烧愈烈,令举国上下为之揪心不已之时,媒体究竟该如何对待它和反映它,没有任何书本或现成的经验可寻。

    这就是1987年5月14日摆在中国青年报记者面前的难题。

    此时,大兴安岭林场的大火已经整整烧了一周。中国青年报记者雷收麦、李伟中、叶研和实习生贾永整装待发,将要奔赴火场。

    临行前,报社同仁叮嘱他们:“切记,不要再把悲歌唱成赞歌!”

    听不见灾区呼天抢地的悲声,看不到灾难现场的丑恶现象。丧事当作喜事办,小灾小歌唱,大灾大胜利。惨绝人寰的大灾难,往往在记者们神奇的笔下,瞬间化为一曲曲共产主义的凯歌。这是当时新闻界根深蒂固的灾难报道的路数。

    曾参与这场报道,其后获得范长江新闻奖的本报记者叶研回忆,比如1960年前后的大饥荒,新闻媒体对饿死多少人只字不提,却连篇累牍地报道全国人民的“大无畏气概”和“动人事迹”。又如1976年唐山大地震,唐山市夷为一片废墟,可翻开报纸,满眼是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慷慨陈词。

    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一幅漫画极具讽刺意义:一个人趴在巨大的报纸上,在密密麻麻的字里行间寻找着什么。漫画的题目是:“新闻在哪里?”

    “哪儿来那么多的‘赞歌’?我们再也不能不顾基本事实了!”临行前,本报国内部副主任杨浪与将要赶赴火场的记者达成共识,“要写就写大火映衬下的社会,以及社会背景下的大火。”

    “大家的认识很明确,灾难就是灾难。把灾难奏成凯歌,是灾难之上的灾难。”杨浪说。

    回忆起21年前的这段采访经历,叶研直言:“在此之前,国内新闻界从来没有直接或正面报道过灾难。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新闻界愧对历史!”

    本报记者尽管不是最早到达火灾现场,但他们却是坚持到最后的记者。

    时任本报实习生、后获范长江新闻奖的新华社记者贾永,至今仍记得那顶与4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记者同住的大帐篷。帐篷里的“住户”越来越少,最后就剩下他们4人。

    一天,在大兴安岭扑火前线,李伟中、叶研发现有人在旅游局招待所餐厅大吃大喝,就相继穿过伙房,李伟中推开3号餐厅的门,一桌人,一桌菜。叶研手中的相机闪光灯一闪,记录下“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一幕,随即,被以县旅游局局长为首的20多人拦住了去路。

    “就是这几个!”人群中有人指认,李伟中被人揪住,叶研背后也挨了几记黑拳。没法分清是谁干的,记者雷收麦遭到黑拳后胸闷气短,赶紧服速效救心丸。随后,他们被警方带进一间小屋做笔录。

    然而,这些没能阻挡他们在扑火前线收集情况的脚步。“当记者能说出几号消防车或哪位领导当夜几点在什么位置时,他的分析就有了事实前提。”叶研事后总结说。

    历时30多天的艰苦采访,换回了中国新闻史上的一组经典篇章。从1987年6月24日至7月4日,三篇整版调查性报道《红色的警告》、《黑色的咏叹》和《绿色的悲哀》刊登在《中国青年报》醒目的位置。

    “这场悲剧肇始于何时?蕃衍于何方?在对自然、社会、人相互关系的深入探究中,人们自会得出超乎大兴安岭之外的种种结论。而这结论最终将会使我们更加理解我们的国家,理解我们的改革。”这段意味深长的文字反复出现在三篇报道的编者按里。

    《红色的警告》记录了灾难中人与社会的关系。写了在熊熊大火中仍然热衷于开会、讨论、扯皮的官僚主义者们;写了“大火不报、支持不要”的那个泼辣果敢却又缺乏科学知识的女县长;写了废墟中如耻辱柱一般矗立的县长家的红瓦房。

    《黑色的咏叹》叙述了火灾背景下的人物命运和人在极端场合下的表现。

    《绿色的悲哀》则前瞻性地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揭示了这场灾难的生态原因。

    写稿的那一个多星期,正是北京最热的季节。雷收麦和贾永住在中国青年报社附近3角5分钱一晚的地下室里,总共吃掉了40多袋方便面。为防止闹肚子,贾永还用5斤粮票,换来一辫子大蒜。

    中国青年报社前任社长、总编辑徐祝庆仍然记得,在《红色的警告》发表的前一天晚上,杨浪光着脊梁,大汗淋漓,在大样上“吭哧吭哧”地改稿。

    报道用令人振聋发聩的声音提出,这次大火不仅是天灾,更是人祸。“是我们——犯有严重的官僚主义,而我们僵化的体制,也使得我们成为官僚主义。这场大火,对我们是不烧死的烧死。”

    报道发表后,大火涉及的方方面面,无不“活在一种沉重的反思中”。虽然是批评报道,却起到了非常积极的社会意义。

    事实上,“三色报道”披露官僚主义,触及体制弊端,在全国人民心中激起的震撼和思考,已远远超过了森林大火本身。

    “三色报道”也获得读者和新闻界同行的高度肯定。它不仅获得当年的全国好新闻特别奖,中国新闻学会还为此召开专题研讨会。一名湖北读者来信说:“以前我总以为我们国家的记者只是粉饰太平的人”,读了报道“深感你们也无愧是时代最崇高的战士”。

    一位资深编辑评价说:“‘三色报道’标志着中国新闻人开始回归新闻本身,它开启了中国灾难报道的里程碑。”

    21年来,“三色报道”成为新闻专业学生的必读篇目。其代表的职业精神和职业水准,成为一代又一代新闻人追求的目标和理想。

    “勇敢的民族是开放的民族,开放的民族需要开放的新闻,开放的新闻则需要一代具有开放新闻观念的人去创造。”“三色报道”当年的责任编辑杨浪今天总结说。

    本报北京11月27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