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百年商埠再现辉煌
据新华社广州11月27日电(记者詹奕嘉)1981年11月14日,汕头经济特区正式创办之时,汕头还是一个“道路不平、电灯不明、电话不通”的地方。27年后的今天,汕头已成为一个拥有“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品牌经济城市”等称号的现代化城市。特区成立27年将汕头推进到开埠以来最辉煌的时期。
27年成就远超开埠百年
1860年,汕头开埠设关,逐步成为南粤最重要的商业贸易城市之一,有“百载商埠楼船万国”的美誉。但改革开放前汕头的落后凋零却让人触目惊心:许多老牌企业设备老化,管理制度陈旧,丧失生产活力;城市电力贫乏,公共设施破旧不堪,自来水管年久失修,下水道损坏严重,生活污水横流,环境卫生恶劣……
从开埠到设立特区前,汕头城区的面积仅有5平方公里。1981年,汕头特区从1.6平方公里起步,10年后便发展到234平方公里。2007年,全市GDP达850.15亿元,比1981年增长24.9倍,年均增长12.8%。汕头地区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8.71亿元,跃升到2007年的850亿元,年均递增16.5%;人均GDP从306元提高到2007年的17049元,翻了55.7倍。
汕头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开放的格局。目前,汕头已成为境外资本的重要聚集地,批准设立“三资”企业近5000家,累计实际利用外资74.2亿美元。外资企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发展;利用外资领域从工业扩展到农业、商业、金融、基础设施、房地产等领域;外资来源从原来集中在港澳地区扩展到台湾、东南亚、日本以及美国、西欧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敢闯敢试创多个“率先”
在硬件环境较差、区域范围较小、吸引力相对不如其它经济特区的情况下,汕头为何能做到客商“招得来、留得住、发得了”?特区创建至今的经历证明,这主要是因为汕头坚持发扬敢闯敢试的特区精神,在全国创造了多个“率先”,从而改善了当地的体制和“软件”,提高了投资环境的质量。
20世纪80年代,汕头特区在全国率先实行24小时审批答复制度,开政府机关实行承诺制的先河;率先进行干部制度改革,改委任制为聘请制;率先提出“四放”(放开视野,放宽政策,放胆试验,放手大干)方针,实行“三个一齐上”(一二三产业一齐上,大中小企业一齐上,集体经济、横向联合经济、个体和私营经济一齐上),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率先在全国首创出口创汇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经验。
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深入,原先特区享有的优惠政策优势不断减少。但汕头依然保持改革创新的精神,率先在全国启动京粤地区博士后科技开发基地,形成政府、科研和企业三位一体“联姻机制”;率先在全国开通首条信息高速公路(汕头广州光纤同步数字通信系统);率先在全国实现“吨谷市”、“吨粮市”,连续10年保持这一高产地位。进入21世纪后,汕头还率先在全国开通第一个地方政府信用网,开创了利用网络技术改善市场经济监管方法的先例。
掀起新一轮大发展热潮
2008年1月初,广东省委提出汕头要打好特区牌,充分认识特区试验田的意义,争取在科学发展方面走出一条新路子。
之后,汕头展开一场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汕头市委认为,要用解放了的思想、更新了的观念、完善了的思路、形成了的新举措推动工作、推动发展、推动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在7月份召开的市委全会上,一个蓝图被描绘出来:汕头将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进入科学发展轨道,成为新时期最开放、最具活力、最宜居住创业的地区之一,成为敢闯敢试、先行先试的经济特区,成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同时,全市GDP到2011年翻一番,达到1400亿元;到2016年再翻一番,达到3000亿元以上,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