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8日
星期
上海一项调查揭示:

半数研究生没有偶像

通讯员 曹杰 本报记者 周凯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11-28    [打印] [关闭]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崇拜毛主席、雷锋,80年代的人们开始崇拜三毛、邓丽君,90年代人们又崇拜邓小平、“四大天王”、比尔·盖茨,现在的年轻人崇拜的对象更是五花八门,从姚明、易中天到周杰伦、芙蓉姐姐应有尽有。

    尽管有这么多的偶像可供选择,然而最近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界》联合复旦大学、上海交大、上海师大、上海大学等高校学生媒体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半数研究生没有崇拜的偶像者,而在有偶像崇拜的研究生群体中,娱乐明星仍是崇拜“大头”,其他崇拜对象排名顺序依次是:父母、政治领袖、企业家、文化名人、专业导师、自己。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5份,回收398份,问卷有效率达95%。

    研究生经历偶像黄昏

    “可能是因为自己年龄大了,考虑现实的东西太多,所以感觉心中没有偶像了。”华东师范大学法律系2007级研究生李应虎告诉记者。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持李应虎这样想法的人在研究生群体中不在少数。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2007级博士研究生金声玉也坦言,“大概因为自己是学哲学的,看问题比较理性吧,而且自己已经过了那个年龄了,不会再崇拜某一个明星了。但可能会比较喜欢一些歌星,如罗大佑、郑智化、邓丽君、黄家驹等等,喜欢他们的歌,能够打动心灵,但谈不上崇拜。”

    该项调查显示,约50%的研究生现在已经没有偶像崇拜。与以前相比,研究生群体的偶像观越来越模糊,偶像的缺失让他们正在经历“偶像黄昏”。

    对此,复旦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叶老师表示,在中学生、本科生都有自己崇拜偶像的情况下,研究生偶像崇拜的现象却越来越少是很正常的。心理学有研究发现,青少年的偶像崇拜一般始于12岁,在14岁到16岁时,会达到一个高峰,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偶像崇拜的欲望会不断下降。并且,从14岁到16岁,青少年对偶像的批判性思维逐渐发展,在20岁到22岁达到顶峰。反映到现实中,有的同学在研一阶段就没有了崇拜的偶像,而有的可能还要持续到25岁甚至是30岁才没有偶像。“在青春期,我们对自我感到迷茫,对现实和理想的区分不完善,批判式的抽象思维还没有形成,需要通过对偶像人物的认同来确立自我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偶像崇拜是特定年龄心理发展的‘附属品’”。

    调查发现,现在的研究生群体在偶像崇拜方面更趋理性。有10%的学生表示,“不可能因为某一方面,我就会非常崇拜他,把他定为我的偶像”。而人无完人,偶像也有缺点。这造成了许多学生对很多杰出人物仅仅是佩服,而不能上升到崇拜,把他们定为偶像的地步。

    华东师大历史系研究生陆瑶(化名)的观点颇有代表性,“我觉得那些偶像式的人物很难让我去崇拜。崇拜明星吧,不断出现的丑闻和炒作让我失望;崇拜学者吧,一连串的造假让我心寒;崇拜企业家,突然又发现他们很多是为富不仁的”。

    华东师大企业管理研一的一位女生在问卷中写道:“我们看到的明星都是表面化的,并不了解他们的内在品质,因此,我没有把他们当作偶像的感情基础。我认为,偶像应该是具有人格魅力且博学的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批判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逐渐发展起来,我们对偶像的认识和我们的偶像观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可以从更加理智和成熟的角度来看待偶像的成就和个性特征,欣赏其优秀方面,接受其不足之处。”复旦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叶老师说,“偶像的缺失,其实也代表着‘自我’的发展越来越成熟。我们能够区分现实和理想,恰当地认识自己,同时也能够更客观地看待偶像。”

    研究生偶像崇拜的五大关键词

    在调查中,仍有50%的研究生还有偶像崇拜,其中约60%的崇拜对象是刘德华、刘若英、周杰伦等娱乐明星,其他崇拜对象按比例顺序为父母、政治领袖、企业家、文化名人、专业导师、自己。

    在分析研究生的偶像崇拜时,研究者发现了几个有趣的关键词。

    关键词一:明星。明星是商品时代的大众神话,有他们的地方,就有尖叫的人群和堵塞的交通。在大多数身处传媒时代的人们观念中,偶像与明星几乎是一个同义词。调查显示,在有偶像的受访者中,60%崇拜娱乐明星。

    华东师大心理咨询师何良表示,人们痴迷的偶像是具备完美特征的偶像。就人性的弱点来说,通常会把自己没有的特征投射到偶像的身上,希望在偶像的身上有所体现。“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和研究生的扩招,研究生天之骄子的光环正一点一点消失,专心走学术道路,以学术建构自己的生活不再是主流的选择”。在此情况下,喜欢明星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他们对自己无法实现的梦想的虚幻沉湎。

    关键词二:偶像消费。在有偶像崇拜的研究生中,70%的同学在偶像消费方面“很舍得”。上海交大女研究生小李向记者透露,前一段时间崇拜刘德华,为了看他的电影,买他的唱片,听他的演唱会,她几乎花光了每月的生活费;现在周杰伦又成了她的偶像,她喜欢他所有的歌、每一个表情甚至身上的服饰,花费自然也不少。

    关键词三:年龄与专业。“以前追娱乐明星,现在追学术明星”,这是调查中显示的又一重要特征。研究生偶像崇拜越来越讲求实用性与自身的相关性,偶像崇拜学术性、专业性显著增强,导师、自己所学专业的著名学者正在成为研究生的新偶像。

    华东师大心理系王锋老师表示,人倾向于认同与自己相似的人,看到专业类似的人得到了成功,会更加激发自己的信心,这样的偶像引导力更强。

    关键词四:崇拜方式。在有偶像崇拜的研究生群体中,69%选择了在心里默默崇拜。没有在演唱会现场疯狂地喊出:“我爱你!”没有像贴身保镖一样追随明星,“孤寂的时候听听你那张我百听不厌的专辑,无聊的时候看看你演的那部带给我欢笑的电影”,这就是他们崇拜偶像的方式。

    对此,华东师大学生事务研究中心副主任张云教授表示,内敛的追星方式在于研究生意识到偶像和自己是生活在不同的现实空间中的,也就不试图发生直接的关系。

    而王锋老师的解释则是:“处于研究生年龄阶段的个人,在价值取向上已趋于比较稳定的状态,看待事物和人会从浅表化走向精神化,即更看重利他性。而随着个人角色感的增强,会对自己的行动有所约束。”

    关键词五:偶像影响。在有偶像的研究生中,63%以上的同学承认偶像对自己有积极影响,可以在某一方面给自己提供生活和学习的动力、精神需求。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2008级硕士研究生闻远说,“我的偶像使我更加热爱人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在持相反观点的同学中,华东师大体育与健康学院研究生刘海军的说法很有代表性,他认为,“偶像就像钞票一样,似乎都代表着金子,但是不幸的是,他们之间总有几个是‘假钞’。”

    现实让研究生失去偶像敏感性

    一边是研究生群体的偶像缺失,一边是仍有大量的追星族群。记者就此采访了一些社会学、心理学专家。

    复旦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专家表示,一部分研究生没有偶像或者失去偶像敏感性是一种正常现象。因为现在的社会本身就进入了一个价值观多元并存的时代。而且,很多现实因素也使得研究生群体无暇思考这个话题,甚至很多学生会说,“偶像?没有好多年了!”研究生作为一个高知群体,也正在承受压力。就业、结婚、生子、社会关系处理等使得大多数学生一直在学生与社会人之间摇摆转变,奔波劳碌。相对于偶像来说,现实生活的元素仿佛来得更实在,更生活化。对于偶像这种虚幻的东西就会逐渐弃之一旁,很少有时间去考虑这样的问题了。

    华东师大心理系王锋老师认为,应该加强偶像观的社会引导。现在的学生与父兄辈不同,他们对偶像各方面的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往往希望偶像不只在某一方面有杰出的贡献,在其他方面,也希望偶像身上能闪现光辉。但现实中,社会对偶像的引导主要还是较低层次的引导,加上全社会对经济的追求导致其他方面受到忽视,所以现在涌现的很多公众人物其实并不具有真正的人格魅力,不能帮助人们的精神获得升华。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很多人不选择崇拜偶像也是自然的。其实值得崇拜的品质,值得敬仰的人还是很多的,但是还没成为社会引导的主流。“舆论导向变了,人们的价值取向也会变”。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