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8日
星期

监督官员不能总靠百姓出门捡清单

毕诗成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11-28    [打印] [关闭]
    近日,一个题为《我无意中捡到的某市公务员出国考察费用清单》的帖子引发网友热议。发帖者称自己乘坐地铁时无意中捡到10多张费用清单,包括了考察团的“标准报价确认单”、“赴美加考察行程安排”、“团队结算单”、“财政资金支付凭证”等详细资料,整体费用超过35万元。这个6人组成的“人力资源考察团”,“考察行程安排”却看不到任何考察、培训的安排,所要去的地方全是著名的旅游景点。有网友调侃说,“去拉斯维加斯考察人力资源,真是摸到了人力资源工作的精髓所在!”(《信息时报》11月27日)

    据说这个网友是一个IT行业的技术蓝领,他在帖子中愤怒地写道:“如果你是一位纳税人,或许你能了解到中央财政预决算报告中高额的行政办公费用的由来。”

    这愤怒很矫情吗?大把大把花纳税人的钱出国旅游,老百姓能不生气么?可我确信肯定有人对此不以为然。一是根据初步分析,这份资料的持有者应该是当地旅行社的工作人员,要不是习以为常,见多不怪,断断不会让这些清单“流”出来;二是依据清单上的信息,考察团团员级别都不高,团长不过是“市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副主任”(诡异的是清单上标注了该团长“离异”),按照官员消费“级别越高、标准越高”的惯例,这样的费用不说是官员出国考察的“底线”,也应该差不离了。或许也就我等升斗小民才会惊讶不已、慨叹不已、愤怒不已。

    按说,既然是公务消费,花多少、怎么花、为什么花,都应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有所公示。但平日粗放的财政管理,是不给我们“学习研究”的机会的。大家只能靠“听说”,听说官员出国考察很费钱,听说有时候不怎么务正业,听说有官员已将出国考察演变为福利待遇——但都只限于“听说”而已,却没机会亲见。

    老百姓监督官员出国,要靠出门捡清单,显然太不靠谱。拆拆围墙,理理通道,让公共财政更多地照照阳光,把公款消费更多地摆出来晒晒,那些出国考察、公款消费的含金量才能提升上去。我等小民也不至于拿个捡来的清单嚷嚷,徒让那些当事者笑话为“老土”。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