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8日
星期
冰点时评

保障性住房考验地方政府

梁发芾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11-28    [打印] [关闭]
    11月16日,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赴南昌市调研中西部财政困难省区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为以保障安居工程建设拉动固定资产投资的刺激内需思路寻找着力点。在诸多被调研的省份看来,张平此行给出了一个强烈信号:明年中央财政将扩大对住房保障的投资。(《21世纪经济报道》11月26日)

    加大保障性住房投资,可以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一方面拉动需求,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则是解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难题。但是,这个政策的实施,一定会使地方政府面临巨大的挑战。

    按照目前陆陆续续见诸报端的消息,中央财政将加大对地方政府尤其是中西部地方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明年将会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中来。对于能够争取到这笔资金的地方政府来说,这当然是大大的好事。以往地方政府不愿或无力建设保障性住房的理由就是缺钱。现在,中央要掏钱了,问题岂不是迎刃而解了?

    可事情并不如此简单。中央掏钱,地方也得拿出配套资金,更何况地方政府拿出的地皮,也不是免费的。众所周知,现在各地城市政府都依赖土地财政,土地费在城市财政中占有极大的份额。一旦地方政府大量兴建保障住房,必然会减少因卖地而获得的收入。此时,地方政府面临着改善民生与财政收入减少之间的矛盾。虽然原则上说两者并不矛盾,政府收入本来就是为解决民生的,但是,实际操作中两者的冲突不言而喻。

    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一定会分流部分原先只能购买商品房的购房者,减少需求。在房地产市场已经低迷的状况下,各地开发商已经动用强大的力量展开公关,希望政府出面扶持楼市。由于房地产业在地方经济中的地位,由于房地产商与地方政府之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共生关系,地方政府对房地产商的要求相当敏感。今年各地已经纷纷出台措施,比如财政补贴购房者等来扶持房地产业。从报道看来,大建保障性住房的政策,已经受到来自开发商的质疑和反对,城市政府只有顶住来自开发商的巨大压力,并克服自身利益驱动,才能建保障性房与开发商形成竞争。

    另外,保障性住房对政府更大的考验还在于住房建好后,能否对其进行公平的分配,能否纠正和改变保障性住房本已存在的痼疾。

    总体来说,保障性住房有两类,一类是直接出售给买房者的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另一类是用于出租的廉租房或政策性租赁房。直接出售的住房一直弊端重重。所以,人们一般认为,政府建设用于出租的住房比建设用于出售的住房更为公平合理。但是,建设廉租房的困难也有目共睹。如果政府建设的是经济适用房,一经出售,投资收回,还可以继续再建,但是廉租房将使投资沉淀,从房租中收回成本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如果没有大量资金,廉租房的建设就受到限制,地方政府的政绩就不明显,其积极性可想而知。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