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球员在强力外援面前处境尴尬
看看第五轮结束后的技术统计,可以说,外援已经成为联赛的绝对主角:得分榜前15名都是外援,之后才是场均得到24.4分的王治郅,而后是排名第25位的朱芳雨和第27位的陈磊。篮板球方面也是如此,在前20位中只有巴特尔和李晓旭两个中国人。
篮板球和得分,可以说是篮球运动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在CBA,这两项技术统计中排名靠前的几乎是清一色的外援,一方面说明联赛确实变得好看了,毕竟外援超强的身体素质,让比赛的观赏性和对抗性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的本土球员,已经无法掌控比赛的胜负,而沦为比赛的配角。
以浙江万马队为例,本赛季,他们引进了前火箭队球员科克·施奈德。这名前NBA球星的确实力超群,前五轮,他一共得了171分,场均34.2分;球队另一名外援霍金斯也场均得了26.4分。在此情况下,国家集训队成员丁锦辉场均只得了15分左右,不仅低于上赛季的场均18.6分,他在球队中起的作用也变小了,因为外援的能力实在是太强了。
“外援制度改革确实有它的好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俱乐部负责人在新外援制度出台时曾向记者表示,“现在,最关键的是让CBA变得好看,这样才能吸引观众和赞助商,俱乐部才能生存下去。”显然,这是外援制度改革的初衷,且无可厚非。
至于是否会压制了本土球员的成长,该负责人说,应该不会。“真正好的球员是不怕竞争的,也只有在高水平的竞争中,球员才能更快地成长。”但随着联赛的进行,结果却不是希望的那样,毕竟每支球队的情况不同。
像广东宏远和八一这种不靠外援或没有外援的球队,他们的球员可以在同其他队外援的对抗中提高自己的竞技水平,从根本上讲,他们是新外援政策的真正受益者。而像一些完全靠外援打天下的球队,本土球员本来水平就偏低,现在恐怕连脏活儿、累活儿都没得干。没有打硬仗的机会,成长就无从谈起,而他们的各项技术统计也肯定靠后。
真正受影响的恐怕还是那些有潜力的年轻球员,以及一些刚刚崭露头角的新人。“CBA现在的竞争确实更激烈了,各队都在拼外援。”一位前国手对记者说,“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有潜质的年轻球员上场机会减少的情况。你想,一场比赛,教练肯定先要保证两名外援的上场时间,然后才是有实力的国内球员,或者是有经验的老将。有潜力的年轻球员替补上场,很难在短时间内释放自己的能量,如果一时起不了太大的作用,教练肯定会把他们换下去。这至少是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年轻球员的成长。”
而长此以往,就会引发恶性循环。“一支球队的中锋用的是外援,那这支球队本土中锋球员即使是很有潜力,也得不到太多的锻炼机会了。时间一长,他也就废了。而其他位置上的本土球员,也会受到此类影响,这对俱乐部、对中国篮球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该球员表示。
一项新政的出台,肯定是有利有弊。高水平外援的超强表现,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压制了本土球员的锋芒。但这种竞争激烈的环境,或许能够激发出年轻球员更多的潜能也未可知。而这项新政是否利多弊少,显然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本报北京11月2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