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行为形成集体排斥
相信自己主动澄清误会
孤立是欺凌的一种形式,会带来持久的心理伤害。
华盛顿的资深教育工作者罗莎琳德·怀斯曼曾说:“社会隔绝是你能对一个人所做的最具杀伤性的事情之一,无论你的年龄有多大。”很多教育专家把同辈孤立视为欺凌的一种,并认为,群体排斥比公然的一对一行为,如把同学猛推到墙壁上或说同学的坏话,更隐蔽、更不好处理。无论是没被邀请到同学家,还是课间休息时无人跟他玩,被孤立的人都会受到很大的伤害。一项对美国中西部380名5~11岁孩子的研究显示,长期被同学抵制、排斥的孩子,更有可能对学校的各种活动采取消极态度,且考试成绩也比其他更受欢迎的同龄人低。
孤立会造成一种恶性循环,被孤立的学生为了避免遭受更多的伤害而逃避参与学校活动。他们的退缩或不合群的行为对于其他同学来说又是一个信号,意味着他不是这个群体的一员,会使孤立进一步强化。而学生由于情绪受到影响,也会使其学习成绩受到牵连,甚至带来长期的心理创伤。意识到这种伤害是必要的,被孤立的学生常常为保留自尊而不去表达,如果身边的家长、老师和同学因此而不去关注,就可能使情况恶化。
孤立产生谁之过?
被孤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被孤立学生本人的因素,也有周围环境的因素,当然也和其家庭教育相关。心理学中有一个说法是一个人的行为决定了别人对待他的方式。总体来说,被孤立的学生可以分成三个类别。一种是社会交往技能较差,内心自卑;一种是自我中心或有攻击行为的学生;还有一种是有特殊个性或行为表现的学生。被孤立的学生与其抱怨和悲伤,不如尽快找到有效的方法让自己走出来。
通常,孤立的产生是一个过程。一开始意识到自己被孤立时,应首先努力寻找自身引起他人孤立的因素,积极主动地澄清误解或与他人开诚布公地交流。其实产生孤立的很大原因来源于不了解带来的猜测。没有澄清的猜测不断累积,逐渐扩大,直到成为一个大家都不再避讳的集体行为。无论具体原因是什么,首先从自身找原因的一大好处是,既然是自己造成的,那么自己也一定能改变。
有时,被孤立并不一定说明自己不好。有些学生正是因为自己特立独行的个性和过人的智力或能力而受别人孤立。这样的学生如果能肯定自我,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坚持下去,很可能会开创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著名作家张贤亮在小学时曾被老师和同学贬低,他后来取得成就后感慨“感谢小学给了我一个艰难的起点”。挫折和磨难有时也是成就一个人的前提,因为与孤独、挫折相处的过程中,人也在不断成长和成熟。同时,被孤立的学生还需要了解:孤立一个人的过程并不是所有人都排斥被孤立者,而是从众因素起了作用。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最担心自己不被团体所接受,而排斥一个群体都共同排斥的人甚至会使自己更易被团体接纳。于是,被孤立的学生成了牺牲品。因此,被孤立不一定说明自己不好,如果因此而对自己怀疑而一蹶不振,最终击垮自己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自我否定。
被孤立的状况很可能是暂时的,相信生活仍然把握在自己手中。
文章中的邵果在经历了被孤立的挫折后,四面楚歌,也笑着走过,相信内心是充实而满足的。面对周围的非议,她始终相信自己,也相信这种状况是会改变的。许多被孤立的人之所以消沉下去,很大因素是认为自己无法改变现状。如果你现在正在被孤立,就给自己一些支持,积极面对生活,开拓生活中其他的方面。如可以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也可以结交班级以外的朋友,或者努力学习,争取在新的环境中有一个新的开始。你会发现积极的态度会带来积极的生活。最后,想对被孤立的学生说,要相信自己以后的生活会在努力下改变,自己可以得到别人的爱、认可和友谊。生活仍然是把握在自己的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