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凋零的生命在网络里延续
每个小时,都有数以万计的朋友走进她的空间,就像问候一个久未谋面的老朋友,对她嘘寒问暖,为她留下最美好的祝愿。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很清楚,他们的问候永远不会收到回信,但他们还是愿意留下自己的脚印,甚至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其中。而事实上,在11月14日那场悲剧发生之前,这些留下祝福的大部分人并不认识她。
如今,网上悼念,作为数字时代的一种新的纪念方式,吸引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目光。由此,一些因意外而与生命说再见的人们,在网上留下的“家”却热闹非凡。当人们通过为死者建立纪念馆或者为其博客留言等方式表达哀思的时候,已逝者的网络之“家”,也给人们留下了更多的思考与警醒。
逝者的网络之家
照片中温暖的橘色灯光下,是一张恬静乖巧的脸,这个美丽的女孩就是刘雯雯,是在11月14日上海商学院宿舍火灾中,不幸坠楼身亡的4个女生中的一名。这张照片对每一个登录刘雯雯校内网主页的人都再熟悉不过了。照片中的她娴静地坐在一张靠背椅上,正埋头翻看手中的一本菜单。她的生命永远地定格在如花的年龄。
除了刘雯雯,在短短的5天内,其他3名不幸的女孩同样在各自的博客内收到了类似的祝福,身处各地的年轻人为她们祈祷。
刘雯雯的校内网主页,最后的签名为“期待1000的到来”,但是,她却不知道,在她逝去的这些日子里,点击量已突破了170万。在刘雯雯的朋友给她设置的纪念馆内,很多人送出了鲜花,“一路走好”的声音此起彼伏。
无独有偶,在因车祸而去世的人大女硕士生周慧去世的当天,天地人大论坛里突然跳出来近百名学生,在悼念周慧的帖子中留言。有个帖子名叫“不愿说走好”,里面有60余名同学的祝福。这速度让人惊讶。
近日发生在清华大学里的跳楼事件,也让大家记住了王艾莉这个女生的名字。出事当晚,她在校内网的博客点击率就迅速飙升。仅仅一个小时,点击率就从原来的9000左右飙升到了两万。博客内的留言栏长达16页。很多朋友还为她送上了天使的翅膀。
刘雯雯、周慧和王艾莉的朋友们还在百度建立了贴吧。大家除了表示哀悼之外,还回忆他们生前的事情,仿佛他们从未离开一样。
11月10日,火灾发生前的第3天。刘雯雯照常登录了校内网,并在当晚21时,发表了生前的最后一篇日志。在这篇转载而来的文章最后,刘雯雯书写了以上一段话:“是转来的东东,不过好喜欢,如果你已经看到了这儿,那就不要吝啬,回复一下然后等待着收获属于你的幸福吧!”
天堂和现实的距离拉近了
“我并不认识刘雯雯,”网友马洁说,“当我看到有关她的消息时,我只是很好奇,她是谁,长什么样子,她生前是个什么样的人,带着这样的疑问我点开了她的页面,但是就在页面打开的一瞬间,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心情就会突然变得很沉重,面对逝去的生命,我会惋惜、遗憾,也会写下我发自内心的祝福。”
“就像还能和她聊天一样,给她留言。时不时地去看看她的页面,看看她曾经写下的日志,感觉无论我在任何场合都还有她这个朋友真实地存在着。”周慧的朋友们说。
在那些“谈话记录”中,朋友们亲切的叫她“慧儿”、“慧姐”,有的则戏谑地叫她“周总”。他们跟她汇报着近况:“终于考完试了,过来看看。”他们对她倾诉,感叹,甚至是抱怨。
至今,在周慧的校内页面上,仍有很多人上来跟她“说话”。小田说,虽然慧姐走了,但是,她在校内网仍然处于在线状态,仿佛她没有离开一样。
在这里,她们的生命得到延续。将现实生活中的祭奠仪式延伸至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通过死者生前记录的博客或个人主页,一个和他毫不相干的陌生人,也可以通过指尖的轻击重见故人的音容笑貌,解读他的心路历程。这种方式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到亲切,天堂和现实的距离,顿时被拉近了。
网上悼念只是怀念的一部分
对于生活在数字时代的青年人而言,网络俨然成为追忆故人的一种新的渠道,除了死者生前留下的个人网站,好友还会自发地在网上建立纪念馆,传写悼念博客。
但在网络上举行“追悼会”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认可的,周慧的朋友周天宇(化名)就认为很多人不过是以此为噱头建立网页;事实上,作为周慧的朋友,“关不关注网页,留不留言不是重点,真正的好朋友会把思念放在心里。”
“我们做这些并不带有任何功利性或者想哗众取宠,只是希望为关心她的人提供一个了解的渠道,可以较为清晰地触摸到她的影子。”中国人民大学的吴宇提起为周慧建纪念馆如是说。但是,他也认为,“一般去点击页面的都不是最好的朋友,感情深并不一定要流于形式,关系好的更会去做一些具体的事情,比如在祭日去祭拜她,去照顾她的父母,而互联网只是一时情绪发泄的出口,终有一天,那些博客会被人们淡忘。”
刘雯雯的好友黄旭林觉得,在网络上悼念故去的人是件有意义的事,但是他不能理解的是有些人在生前并没有校内或博客,可在她们走后,一些人不知道出于何种目的,在网上以当事人的名义建立网站,而很多网友也跟风似地纷纷登录,在还没有搞清楚是不是当事人的情况下就留言默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