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30日
星期
邓州电力部门加快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步伐

电力致富“冠军村”

张书勇 本报记者 潘志贤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11-30    [打印] [关闭]
    河南省邓州市张村镇冠军村,是汉时霍去病功冠三军之后,汉武帝给他的封地,现代体育竞赛中的汉语“冠军”称谓就源于此。如今,在冠军村的西南角,还存留着西汉时筑起的霍去病衣冠冢。近年来,该村依靠电力做起了辣椒、烟叶等农副产品加工,成了远近有名的富裕村。

    “我们之所以能够发家致富,主要得益于电力部门的大力帮扶!”这是冠军村村民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这几年来,邓州市电力部门加快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步伐,报装和安全用电宣传等服务也比以前更加快捷周到。村民们用电方便了,纷纷办起了加工厂、养鸡厂、面粉厂等加工项目。这些项目都以家庭加工为主,规模不大,但致富效果显著。

    前些年,冠军村人率先在本地种植辣椒。现在,冠军村是当地最大的辣椒种植村,而且很多村民家里都有电动辣椒磨酱机,生产的原味辣椒酱很受市场欢迎。对于这些辣椒磨酱机,市、镇两级电力部门安排专人上门安装线路,并提供周到的电力服务。几年来,村里没有发生一起因电力故障引发的停产停工事件。

    冠军村土质特别好,种植的烟叶曾在1915年的巴拿马世界博览会上获得金奖。虽然现在种植烟叶没有别的生产项目获利大,但村民们仍然坚持种植这种曾经名扬全球的烟叶,而且保持着以前的土楼炕烟方法。

    然而,土楼炕烟需要电动风机吹风排湿气,特别在炕烟的一些主要环节上不能停电。对此,每当烟农炕烟时,供电部门都派职工在现场为烟农提供各种用电服务。有一次,一位烟农在炕烟的关键环节,突然线路出现故障,电力职工及时帮助排除故障,使这位烟农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在村民张守跃的家庭养殖场里,一排6间房里养的都是鸡,4台大电扇正“呼呼”地吹风降温。张守跃介绍说,笼里的鸡刚被客户购走一批,现在还剩3000多只。如今,他每年可卖5000多只鸡,净利润达两万多元。“少不了电力职工的帮忙啊!”张守跃语气中满含感激。

    像张守跃这样的用电户,电力职工们隔几天就要来查看一下用电安全情况,还对负荷大的用户定期进行检修。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