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日
星期
从传统工业基地到国际金融中心

中国最大经济城市的华丽转身

本报记者 周凯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12-01    [打印] [关闭]
    11月29日,随着上海浦东陆家嘴工地内5台红色的桩基同时打桩,标志着“中国第一高楼”——高632米、共121层的上海中心大厦正式开工。

    31岁的林立峰就在上海中心旁边的环球金融中心里上班,这是目前中国最高的建筑,这里的租金大约是每天每平方米3.3美元。

    6年前,复旦大学研究生毕业后,不是上海人的林立峰留在了上海。上大学之前,他只在6岁时来过上海,对上海的印象停留在永久牌自行车、上海牌手表和大白兔奶糖上。现在,林立峰已经是个“新上海人”了,娶了个上海媳妇,3岁的儿子上海话说得比他要好,“以前外地人的感觉特别明显,现在这种感觉基本上没有了,我也开始慢慢喜欢上这座城市了”。

    布局不合理束缚工业老大

    上世纪80年代,“上海制造”曾经让很多上海人引以为豪,大到缝纫机、电视机、自行车,小到手表、钢笔,“上海产”是优质的象征。

    “谁要是骑一辆凤凰或者永久牌自行车,无异于现在开个私家车,风光得不得了。”1976年结婚的上海市民陶林回忆说。“要托人弄到票才能买到一辆自行车,能在自行车厂工作更是让人羡慕的不得了”。

    今年48岁的陶信解就曾先后工作于上海凤凰和永久自行车厂。“那些年,工厂的效益一直很好,不仅每年加工资,而且还发自行车票,我的工资最高曾涨到八九百块钱一个月。”陶信解说。

    到上世纪80年代末,作为我国传统的工业城市,上海形成了行业门类齐全、产品种类繁多、技术力量较强、配套协作度较高的工业生产体系。

    但是,由于上海工业是在解放前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工业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工业布局不合理状况深刻影响着工业的空间格局。尽管经过几次大规模调整,并在近郊先后开辟了彭浦、北新泾等8个工业区,在远郊重点建设了吴淞、金山卫等7个工业卫星城镇,但随着城市地域的不断扩大,工业布局集中在中心城的周围没有根本改变。

    上海这种呈环状密集于中心城区的工业布局,不仅与城市发展规划产生矛盾,也给工业企业的自身发展带来不少问题:严重污染城市环境,增加市区交通运输压力,影响了企业的自身发展,阻碍了中心城区第三产业的发展。

    工业布局的不合理是产生上述种种矛盾和问题的主要根源,只有从调整工业布局入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

    龙头行业的破和立

    位于浦东陆家嘴的东方明珠几乎是每个来上海旅游的游客都要参观的景点之一,东方明珠三条腿中的一条所矗立的位置,原来是浦东的一个纺织工厂,整个厂搬掉之后,撑起了上海市的这座标志性建筑。

    纺织行业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上海的第一大支柱产业。400多个纺织企业大多分布在中环线以内,所占土地面积有800多万平方米,今天上海的一些标志性建筑,就建在曾属于上海纺织行业的土地上。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上海制定了“优先发展第三产业、积极调整第二产业、稳定提高第一产业”的“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在产业布局上,结合旧区改造,将不符合中心城区发展需要、有污染的工业单位搬迁到郊区,为中心城区发展高层次服务业腾出空间。

    整个“八五”期间,上海市工业系统按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功能转变的要求,对内环线内的450家中央和市属企业的700个生产点,利用级差地租,进行了搬迁,腾出约300万平方米的土地,工业布局调整明显加快。

    1992年,44岁的朱匡宇接任上海纺织工业局党委书记,当时整个上海的经济发生了重大转折,纺织行业开始从历史上的巅峰滑落。复旦大学口述历史研究中心编撰的《亲历——上海改革开放30年》一书专门记录了这段历史。

    一个最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无法承受市场经济的压力。最明显的表现是,当时拥有55万名在职职工的上海纺织业年税利从最高峰的43亿元,滑落到13亿元,而且这55万名在职职工还要养活28万名退休工人。

    与此同时,1991年,只有2.4万人的上海汽车工业,税利一下子突破了14亿元。一个雄踞了40年的第一大支柱产业——纺织业,被一个新兴产业——汽车工业所替代。

    纺织业怎么能再有作为?这是摆在朱匡宇面前的问题。以调整为主旋律的“第二次创业”变成了上海纺织行业当时的一个口号,“精干主体,压缩总量”是第二次创业的首要任务。

    第一个关闭的企业是上海第二织带厂,这也是上海第一家破产的国企。这个厂曾经是行业的利税大户,共为国家创利税3000多万元,但从20世纪80年代末起,急剧地走下坡路;到1993年,资不抵债,扭亏无望。市里经过慎重研究,决定把这个厂作为国企破产的试点。

    1994年3月,厂方在报纸上登了破产公告,职工闻讯来到厂里,很多人哭了,但也接受了现实。4月27日,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下达了民事裁定书,这个厂正式破产。

    上海是中国纺织业的摇篮。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那场全国纺织业大改革、大调整中,这个纺织业的摇篮却敲响了砸纺锭的第一锤。朱匡宇说,这一锤砸得人心痛,但不能不砸,而且要坚决砸。

    1992年,上海纺织业在职职工为55万人,如今,这个数字为2.5万人。52万余名纺织工人接受了分流安置的命运。而帮助他们找到新的“饭碗”,成为朱匡宇和他的同事面临的最大挑战。

    1995年,纺织业要裁员,当时提出要下岗38万人。这时上海航空公司找到纺织局,提出想在纺织系统招人。纺织局的劳动人事部门给予了积极配合,上海航空公司本来计划招14人,最后招了18名“空嫂”。

    吴尔愉就是这18名“空嫂”中的一员。1983年,吴尔愉进入上海纺织印染机械厂研究所做技术档案管理工作,1995年纺织产业大调整时她32岁。上海航空公司应征的要求是36周岁以下,有孩子,有一定的人生阅历。起初吴尔愉只是想试试看,并没有太在意,面试的时候,考官让她们用英语做自我介绍,她却大胆地说:“我的英语都已经还给老师了,没有必要在这里浪费大家的时间……”不过最后,她还是在几千名应征者中脱颖而出,成为18名幸运儿中的一位。

    十余年里,吴尔愉飞行了上万个小时,以“微笑服务”为旅客化解难题。她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

    借了上航招“空嫂”的东风,那段时间,社会上各个行业一共招收了5万多名下岗纺织工人,巴士公司招人,就有了“巴嫂”,寻呼台招人,又有了“呼嫂”,地铁招人,有了“地嫂”,当时,超市开始在上海发展,因此“商嫂”也出来了。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纺织工人当上了社区干部。

    “凤凰浴火”是为了迎接新生,破茧成蝶的上海纺织以脱胎换骨的姿态进入人们的视野。上海纺织为改革付出了许多,实现了改革中的“破”。在这个改革转型过程中,为适应市场经济也做了许多新的尝试,实现了改革中的“立”。

    当时,上海纺织提出了一个“三名战略”:名人、名厂、名牌。“名人战略”就是把最好的资产交给最优秀的企业家去经营,而为了适应资产盘整的过程,上海纺织工业局也在1995年转制成了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这样资产就大规模地流动起来了,向名厂、名牌集聚。比如三枪,已经从原来的三枪针织厂壮大成现在的三枪集团。在这一场破立并举、脱胎换骨的变革中,上海纺织主要的名牌,都很幸运地保留了下来,并有了新的发展,比如内衣品牌“菊花”,服饰品牌“海螺”,家纺品牌“民光”等。

    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浦东18年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上海厅的西面主墙面上挂着一幅《浦江两岸尽朝晖》的壁画,描绘的是浦东陆家嘴金融区高楼林立的繁荣景象。

    2006年,好莱坞大片《碟中谍3》也看中了这里的外景,在上海拍摄的10天里,影星汤姆·克鲁斯的足迹遍布东方明珠、中银大厦、陆家嘴中心绿地等。

    上海的浦东新区一直被人们誉为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传奇”:它不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个开发区,比深圳晚了10年;开发时,国际舆论对它投怀疑票;它基础差,与大上海繁荣的外滩一江之隔,却是农田遍布。今天,它已成为“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

    开发前的浦东是上海的落后城区,当时的小陆家嘴地区有条路叫烂泥渡路,每逢暴风雨就“水漫金山”,家里家外积水没到膝盖。“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成为最真实的写照。

    1991年春节前后,邓小平来到上海,他特别提出要听取上海市关于开发、开放浦东的汇报。

    开发、开放浦东是邓小平的提议。在当时的形势下,邓小平考虑到要推动改革开放,只靠原来的“四个经济特区”不够了。他看中了上海,提出开发、开放浦东,要搞一个高起点、高水平的改革开放试验区,以此来推动全国的改革开放。

    那时候,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每年在过春节的时候,都要写一篇小评论来贺新春,谈谈当前的形势。1991年春节前夕,时任《解放日报》党委书记兼副总编辑周瑞金感到只写一篇小评论不足以传播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的新思想,他在接受《文汇报》记者施宣圆采访时透露,当时找了评论部的负责人凌河和上海市委政策研究室的一位处长施芝鸿,3个人在小年夜的时候一起研究写几篇评论,要把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的最新思想传播出去。

    1991年2月15日,大年初一,第一篇《做改革开放的“带头羊”》发表。文章提出,1991年是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交替点,12年一个轮回,12年前的羊年是1979年,正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改革开放的元年。通过回顾这12年以来发生的重大变化,感到只有改革开放才是强国富民的惟一道路。

    这篇评论一出炉,立刻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评论里面提到“何以解忧,唯有改革”,“要把改革开放的旗帜举得更高”,“以改革开放贯穿全年,总揽全局”,要把1991年当做“改革年”,这些话都是直接引自时任上海市委书记兼市长朱镕基的原话。

    这就是第一篇署名“皇甫平”的文章,放在《解放日报》头版显著位置发表。“皇甫平”文章发表后,得到许多读者的赞成和支持,同时也引来了很多人的反对和攻击,甚至连“皇甫平”这个名字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好奇。直至1992年春天,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围绕“皇甫平”文章的争论才平息。

    曾任上海浦东新区第一任党工委书记及管委会主任的赵启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开发浦东是时代的选择。上世纪80年代,世界已经形成了全球化的大趋势,中国要在世界经济舞台占有一席之地,需要有几个强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去代表中国与世界对话。而之所以选择浦东,是因为上海处于“亚太经济走廊”的中点,是亚太海空航线的要冲,又是中国最大的经济城市,而选择在上海市区的旁边建一座新城区,同时带动改造旧市区是最科学的决策。

    赵启正介绍,浦东开发伊始就提出“浦东开发不只是土地开发、项目开发、经济开发,而是社会开发,即争取社会的全面进步”,当时在他的办公室里一直挂着“惜土如金”4个大字,就是说土地不仅贵,还要使用得当。而这种思想对战略投资者特别有吸引力,对他们来说,优良的社会环境能保障事业的长久发展和利益。

    赵启正说,浦东各功能小区之间有比较大的间隔,为后人继续开发留有余地,一个美丽的城市不能在20年建完,那样会使用同样的理念和类似的建筑材料,要200年建完才会丰富多彩。

    18年发展下来,浦东新区的成就可以用一系列的数字来说明,今天浦东的GDP是1990年的60倍,进出口是1993年的26倍,人均绿地是1990年的148倍,地方财税是 1990年的50倍。

股市年代

    1990年12月19日上午11时,上海浦江饭店500平方米的孔雀厅,改头换面成为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交易大厅。来自美国、英国、日本、法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位境外著名的银行家、证券家,共同见证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成立。

    作为《解放日报》第一代证券记者,时赛珠亲历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当天的情境,至今依然清晰地记得。交易大厅正前方,一块大型电子显示屏,以红黄绿各种色彩即时显示上市的22只债券以及“老八股”的股价。场内70多位“红马甲”,人手一台电脑,将客户委托要求以最快的速度输入电脑。时赛珠回忆说,“开市不到1分钟,就有50手的电真空股票成交了。效率很高,连很多老外都感到惊讶。”

    根据有关资料,第一天交易,上证所共成交93笔,成交总额1030万元。仅仅从交易规模来看,市场仍然太小,微不足道。不过,大胆尝试电子交易,上证所一成立就迈入世界技术领先的交易所行列,为海外媒体争相报道。这也为中国证券市场过去10多年的快速成长准备了条件。

    “都说上海人精明,在理财意识上觉醒得比较早,但在柜台交易时期,买股票的人还是少数,人们对股票市场持怀疑的态度,更不用说谙熟金融理财知识。”时赛珠回忆当年,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一行访问上海,自己与这位金融市场的大人物进行过一番对话。但可惜,这篇报道的发表,并没有引来市场过多的关注。“不过,格林斯潘这个名字现在已是无人不知,股民们投资沪深股市,还要先研究下美国股市。”

    上海人乃至全国老百姓对于金融投资的热情,一发不可收。首任上证所总经理尉文渊在接受《解放日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投资者开始研究与股票相关的任何一个细节。交易所成立后不久,我的一举一动,甚至一个表情,开始牵动大盘的涨跌。身边的朋友都笑言,你的号召力很大,但我知道身上的责任和压力更大了。”

    人才短板能否解决

    如今,上海的新目标是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但在今年5月8日举行的“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国际咨询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上海市市长韩正却表示,虽然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展是明显的,但上海与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相比依然存在很大差距。比如,金融市场规模能级不够;金融国际化程度偏低;金融机构竞争力不强;金融人才严重不足;金融发展生态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面向未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将迎来新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过程中,“人才”被众多政府官员和专家看作是上海的“短板”。

    “国际金融中心城市或许很在乎多少金融大厦拔地而起,或许很在乎有多少家银行、证券、保险公司开业营运,我想上海应当更在乎何时金融业能够人才辈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朱晓明强调了人才对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意义,而他的另一个身份是上海市政协副主席。

    实际上,在今年年初的上海“两会”期间,“人才”二字就常常挂在当时履新不久的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的嘴边,其抛出的“上海为何出不了马云?”更是被媒体热炒。

    俞正声表示,新时代的上海应该海纳百川,吸收全国各方面的人才,包括高技术高知识的人才,包括优秀的工人,这样上海才能兴旺,才能发展。

    上海社科院研究员李小钢此前就曾撰文表示,对于上海而言,今天的发展成就,相当程度上要归功于“重点”倾斜政策带来的竞争优势,即1992年党中央、国务院宣布的浦东开发、开放计划时所给予的各种特殊优惠政策。虽然这样的转变会使上海失去一些优势,但是“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却更有利于将多年积累的发展经验转变为市场竞争优势,使上海在中国的新—轮发展中继续保持领先。其中,人的才智和积极性的充分发挥尤其重要。

    俞正声坦言,目前的上海,对于引进人才仍有不少限制,比如住房问题,户口问题,个人所得税问题,等等,“如果不突破政策,我们是困难重重。”俞正声说,“我们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从上海发展的全局出发,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上海历史上就是一个移民城市,新时期新阶段,上海更要海纳百川,要吸引、聚集各方人才,这样上海才能兴旺发达。”

    11月6日,俞正声在东方网和网友座谈时再次强调,现在研究的重点是人才的户籍政策。他表示,上海历来是一个移民城市,上海100年前是一个小渔村,上海的居民绝大多数不是本地上海人,所以上海的发展关键是要聚集各方面的优秀人才,没有优秀人才的聚集,上海不可能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所以人才的户籍政策基本的思路就是要把指标管理改为条件管理。条件管理就是达到什么样的条件,居住证就可以转上海户口。指标管理改为条件管理,实质上就是要扩大持有居住证的人才每年转成上海户籍的人数要扩大。

    实际上,近几年来,上海的高房价造成生活、创业成本升高过快,个人所得税税负高,医疗保障和医疗服务水平与高层次人才需求有差距,都使得上海在吸引海外人才方面失去优势。

    上海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有关人士坦言,2004年全面推行居住证制度后,对户籍实行了比较严格的指标控制,居住证与常住户籍的衔接政策未及时出台,这使上海的人才引进正在面临兄弟城市竞争压力,“由于在国内人才引进方面的制度设计与社会需求不一致,上海的人才比较优势正在减弱。”

    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樱表示,新的税法实施后,我国在企业所得税方面与一些境外地区已经差不多,但在个人所得税方面却相对有点高。她介绍说,在很多人眼里,金融人才的收入足以称得上“打工皇帝”,在各地,他们也都是属于高收入群体。他们可以去香港工作,也可以去纽约工作,对于收入,他们自然会与其他市场进行横向比较。如果他们看好一个市场的发展前景,暂时收入低一点也是可以接受的,但不能低很多,否则他们会觉得自己的价值未得到体现。

    一位金融业内人士透露,为了能在香港交税,他的一些朋友明明工作在上海,但一有空就会飞到香港,以避免在上海交税。因为根据《内地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的安排》,如香港居民在内地连续或者累计停留超过183天,则应对其在该183天内取得的收入负有纳税义务,否则只需在香港申报纳税即可,这也就意味着,其只要不在上海待满183天,就可做到有效避税。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方星海在第七届中国金融市场年会上就表示,就个人税负来说,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来上海工作,上海也会做更多的工作,“在中国,就金融领域而言,我们觉得这些金融人才的税负可能有些过重,所以说,我们会在未来进一步降低这方面的税负。我们希望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来上海工作。”

    最新的一个动向是,11月22日,上海陆家嘴(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中星(集团)有限公司就“新城居礼”项目举行了签约仪式。“新城居礼”被陆家嘴集团“相中”,将作为浦东新区人才公寓开发建设的落地项目,成为银行家公寓的一部分,并于明年投入使用。

    包括“新城居礼”项目在内,陆家嘴集团已计划在浦东兴建近1万套人才公寓,总建筑面积约39万平方米,以帮助解决金融机构在陆家嘴发展的后顾之忧。目前已有超过7000套人才公寓的建设筹备工作正在推进,并已进入方案报批阶段,2009年起有望陆续开工。

    上海经济变慢了?

    今年7月24日,上海市统计局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蔡旭初在上海市政府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一组数据:2008年上半年,上海GDP比去年同期增长10.3%,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处于低位运行,增长贡献率直接导致GDP少增长0.4%。

    增长10.3%,似乎是个不错的成绩,但问题在于,这个增长速度低于全国0.1个百分点,这是自1992年以来比较少见的情况,也就是这0.1个百分点引起议论纷纷,“上海经济变慢了?上海经济该转型了?上海经济将走向何处?”各种问题,随之而来。

    “上海GDP增幅回落是正常现象。”蔡旭初表示,上海贯彻中央宏观调控的成效比较显著,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回落是正常的,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而且去年上海GDP增长创历史新高,达到14.3%,今年有所回调也符合经济增长的规律。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教授也表示,上海GDP低于全国平均增幅并不奇怪,随着上海经济转型,未来可能长期出现上海经济增幅低于全国平均增幅的现象。

    “上海经济结构从原有的传统制造业向现代服务业等第三产业转型,第三产业中的金融业、房地产出现的波动对上海GDP的数据影响很大。上海这种经济结构与全国产业结构出现偏离。”奚君羊说。

    事实上,今年上半年上海GDP增长速度下降的很大原因是证券业的贡献率为零,房地产的贡献率为负,导致GDP少增长0.4个百分点。

    房市和股市的双重低迷并没有摧垮上海的“冠军之心”,稳定房地产业、加大公共建设投资、启动世博经济都成为保证上海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措施,而另一方面,上海并没有放缓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步伐。

    根据伦敦市政厅2008年3月公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上海仅排在第31位,距离伦敦、纽约等有着不小的差距。而在影响金融中心发展最重要的14项竞争力因素中,“具备优秀人才以及灵活的人才市场”被认为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各大国际金融中心城市中,伦敦和纽约金融从业人员占就业人员的比例均为11.5%以上,而上海目前的比例只有2.2%,其中达到国际水准的金融人才不足1万人。

    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吸引国际金融人才入驻是上海市提升金融实力的一项重要举措,今年年中以来,上海陆续公布了针对金融人才的相关政策措施,而此次美国次贷危机使得华尔街大批金融机构经营困难,因而大幅裁员,这让急需大量金融人才的上海看到了机会。

    11月17日,方星海在第七届中国金融市场年会上透露,上海将派出一个代表团,到海外的金融中心去招募一些外籍人士以及一些华侨,吸引他们来中国工作,实际上,他已经在好几次公开场合透露这个信息。

    据了解,上海市金融工委还就招聘事宜专门拟订了一份文件,文件内称:此次由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上海市人事局牵头的“海外金融人才招聘团”将相继前往美国纽约华尔街、英国伦敦金融城招聘包括风险管理和控制、资产管理、产品研发、基金经理、行业研究、金融工程、衍生品产品、养老金受托业务等15类上海市紧缺的中高端金融人才,招聘职位大概有130多个。

    据悉,此次招聘只是上海市吸引金融人才系列配套措施中的一项。除此之外,上海市吸引金融人才系列配套措施另两项重大计划也正在筹办中,一项是为引进紧缺中高端金融人才搭建平台而举行的“百名海外金融人才看上海”活动;另一项是为推动上海金融人才建设而举行的“上海金融人才专题研讨会”。

    一位总部位于美国波士顿的猎头公司andrewserily驻上海办事处负责人Jacky 说:“此前一些券商通过我们在美国寻找一些适合从事金融创新业务的金融领域技术型人才,但现在因为美国金融危机,让他们看到了契机。因此,在高端岗位上更希望能找到一些有美国投行的高管级人物,用人要求也有更高的调整。”

    一方面“筑巢引凤”,另一方面自主培养,除了到海外延揽人才,上海市政府还出资5亿元,组建上海交大上海高级金融学院。目前首批56名金融MBA已经入学,明年还将招收金融MBA班和一个金融硕士班。根据首期6年规划,学院将在人才培养数量与质量两方面均成为亚洲领先的高级金融人才培养基地;围绕重点研究领域,汇聚和形成以20~25名国际知名学者为骨干的多层次的综合研究团队;在研究中国金融政策和行业发展,以及上海创建国际金融中心等方面,成为中国领先(公认权威和有影响力)的研究基地。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