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日
星期

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

—— 2008北京学术前沿论坛侧记
■田心 高博群 屈斌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12-01    [打印] [关闭]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但为何发展,怎么发展,靠谁发展,发展的规律是什么?日前,在2008北京学术前沿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陆学艺研究员、北京大学刘伟教授、复旦大学邓正来教授、清华大学秦晖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张曙光教授围绕“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这一主题发表了精辟的演讲。

    如何看待

    社会结构的深刻变迁

    “这3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方国家需要用100年才能完成的奋斗目标,我们国家用30年就实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陆学艺研究员在题为《30年中国社会改革变迁》的演讲中,从人口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社会阶层结构四个层面对社会结构的变迁做了精彩的阐释。

    “30年来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哪些深刻变动呢?”陆学艺首先分析了人口结构的变化。他指出,这30年来最重要的变化,是从“三高”——高生育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转变为“三低”——低生育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更重要的是,人口的文化素质有了很大提高,1982年人口普查的时候,我们全国的总人口中,大专以上学历占人口比例是1.6%,经过近30年,这个指标已经达到6.2%。而像北京这样的地方100人里超过30人是大专学历。

    在分析了就业结构、城乡结构和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后,陆学艺特别强调,就社会结构而言,现在无论从哪个方面衡量,我们都属于工业化社会的初级阶段。他认为,社会结构滞后了,如“三农”问题的本质就是结构问题。他说,不调整这个结构怎么行呢?比如,2007年我们的GDP里面,农业创造的增加值是11.3%,但同年在就业结构里,7亿多劳动力,靠农业劳动的占40.8%,可以说这40.8%的人创造了11.3%的GDP,这不是劳动生产率太低了吗?不是中国农民傻,不是中国农民不干活,中国农民非常勤劳,原因在于生产资料少,所以只获得了11.3%的财富。现在讲城市化率是44.9%,那么就是55.1%的人要分这11.3%的财富,农民焉能不穷?农民焉能不苦?不调整这个结构,好像给了农民很多补助,但农民能富起来吗?

    陆学艺说,不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三农”问题解决不了。这个结构是土地体制、户口体制、人事体制、社会保障体制造成的。所以要解决农村问题,必须对束缚农民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东西继续改革。

    以怎样的价值取向

    认识改革

    “中国30年改革的制度变迁是不是正义和进步的?这是人们要讨论的核心问题。那么,用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去评价我们这30年的改革?”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伟教授在《应当以怎样的价值取向认识改革》的演讲中指出,如果说改革作为制度变迁是生产关系的变革的话,按照历史唯物主义最简单的道理,生产关系变革的进步性、公正性、有效性最根本的检验尺度是看它是否推动社会发展,也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水平。

    刘伟教授分析说,从我们国家改革30年来看,是空前提高了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比如从GDP的规模看,2007年我们GDP总量是20万亿元人民币,折合3.2万亿美元,居世界GDP的第四位,占全球GDP的比重大约为6%。2007年按不变价格计算GDP相当于1978年的14.9倍。也就是说,中国现在20天生产的GDP相当于1978年中国一年生产的GDP的价值总量,提高近15倍。

    “经济发展的指标更重要的是质量,一个基本标准就是经济结构的变化。从经济发展来说,有增长不一定有发展。”刘伟举例说,比如说海湾国家按人均GDP的水平,它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但是它的产业结构中,原油采掘业具有鲜明的第一产业特征,它是初级产品占优势,所以它的经济结构非常落后。我们国家这些年就经济来讲,可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社会结构的变化有严重的落差,但是经济增长的同时经济结构确实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变化。

    刘伟认为,从我国的产值结构来看,1978年的时候农业产值在20%多,第二产业接近50%,第三产业占20%;现在农业是11%多,第二产业差不多还是48%,但结构发生了变化,第三产业有了很大提升,这意味着国民经济实质性的进展。更关键的是,检验一个社会制度的变迁,不光看GDP总量和经济结构是不是带动了增长,更重要的是怎么实现这个增长的?实现增长的发展路径是不是科学有效。

    对30年改革开放的发展,没有人怀疑。但是几乎所有人都质疑经济增长中付出的代价,增长方式是否科学,从发展角度对改革开放30年的进步性、公正性提出了讨论甚至质疑。刘伟说,1994年的时候,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拿到几张中国的投入产出表,通过分析他发现,中国在1994年前技术进步要素对增长贡献不大,那时确实主要靠投入更多的资本和劳动。这个批评我们是要面对的。

    “但1998年以后中国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整个经济增长的效率确实是提高了,为什么这么讲呢?”刘伟指出,随着中国市场化的不断深入,意味着资源更大程度上从行政控制转到市场控制,从垄断转到竞争,这个过程越深入,原则上资源使用效率就越高。同时,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经济结构变化本身产生结构效应,要素从效率低、传统落后的产业领域更大程度向效益高的现代产业转移,这个转移本身就使同样的投入实现了总产出增大的过程。再有就是要素生产率的贡献。1998年以后,中国的投入产出有一个明显趋向:技术进步、技术创新带来要素效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上升。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讲,这30年的改革就其实现发展和解放生产力来说总体上是进步的。

    全球化时代:

    发出中国人的声音

    “我们究竟如何认识全球化时代,全球化时代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究竟意味着什么?”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邓正来教授在题为《全球化时代与中国理想图景的构建》的演讲中指出,今天给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使命,在全球化时代,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对全球化的形势和发展方向、进程要发出中国人的声音。

    “但是很遗憾,我们整个哲学社会科学西方化的倾向很严重。”邓正来分析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30年来经历的三个阶段:七八十年代的知识引进运动,把西方大量的知识引进过来。1990年初,从经济学、统计学这些学科入手,开始了复制阶段,把西方的理论拿进来解释中国的问题,把西方的概念工具、分析框架拿过来解释中国的经验。上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是同国际接轨阶段,所有的标准是国际标准。这三个阶段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以西方标准作为我们的“判准”。

    “中国人的学问做得好不好为什么要以西方做标准?”邓正来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要面向时代、面向现实、面向世界。这意味着要立足于用中国自己的理论来解释中国特有的经验,把中国的这种经验变成世界知识类型之中的一种。因为中国的经验、后发国家的经验也同样可以成为一种普世的经验。

    所以,我们不能仅成为西方学术的注脚,我们要跟西方平等对话,平等对话要靠对中国深度的研究,我们要重新发现中国。那不是意识形态化语境下的中国,不是西方知识语境下的中国,不是传统知识语境下的中国,而是当下知识语境下的中国。

    邓正来认为,西方化下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在研究中丢失了中国。唯学科化支配下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是把中国给肢解了,比如,我们的法学靠它的脊柱,经济学用它的肌肉,哲学看它的脑袋,但都是被肢解。我们如何从西方化的束缚下解放出来?我们要真正实现知识转型,在知识转型过程中首要任务就是要建构中国自己的理想图景,而这个理想图景的未来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责任,每个中国人的使命。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