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日
星期
中铁二局团委推行职业生涯导航计划助推青年员工成才

“企业点上一把火,这些火箭就能冲上云霄”

本报记者 闵捷 通讯员 王子刚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12-02    [打印] [关闭]
    吕湘科是中国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二局”)的年轻员工,在成都地铁1号线项目部工作。去年7月才从学校毕业的他,如今正操作着中铁二局最昂贵的设备——盾构机,其施工技术也属行业领先。

    吕湘科所在的团队有28人,其中有20人是20岁出头的年轻人。在成都地铁1号线项目部,很多像吕湘科一样的年轻人承担了钻研新技术、实验新技术的重任。

    在中铁二局遍布全国的数百个项目中,年轻人挑大梁的现象十分普遍。这得益于中铁二局团委近年推行的职业生涯导航计划—围绕职业生涯导航计划所开展的团建工作,打开了企业发展所面临的人才瓶颈,为青年员工成长成才搭建了广阔的舞台。

    见习生编写关键技术操作方案

    2007年底,成都地铁1号线盾构3标项目部诞生了一项新技术——盾构机带压换刀技术。成都市领导专门批示,要在地铁1号线全线推广。

    盾构机是隧道掘进的专用工程机械,具有节省人力、施工速度快、开挖时可控制地面沉降、减少对地面建筑物的影响等特点,用于地铁、公路等隧道工程。

    中铁二局在成都地铁的项目上有两台盾构机,其操作和维护人员有28名,其中20人只有20多岁,他们中工作时间最短的只有几个月。

    盾构机施工中,有一个关键技术环节是“换刀”,即每掘进一段距离,掘进刀片会有磨损,需要更换。由于成都特殊的富水砂卵石地质,通常的换刀方式容易发生塌方和管涌。中铁二局创造性地采用了“带压换刀”技术,通过换刀时向密闭的盾构机土仓内补充空气,使气压作用于施工面,达到稳定土体、防止坍塌和沉降的作用。

    “带压换刀”的工作仓内有两个大气压,高压环境中如何进行操作是其技术要点。2007年10月,吕湘科和其他几位年轻员工被送到广州培训,培训内容是加压环境下的工作流程、人体功能变化等。半个月后,他们回到成都地铁项目部,到施工现场摸索操作流程,那时他参加工作才半年。

    什么时候开仓?什么时候加压?压力仓内操作要点有哪些?吕湘科的任务是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施工现场,并编写出一套完整的操作方案。

    吕湘科的进步,离不开他的导师、项目经理段绍和。“段老师的要求很严格,他的理念是:有什么你没搞懂的就别睡觉。”吕湘科说。

    就这样,一项在全线处于领先地位的施工技术诞生了。编写其操作方案的,就是吕湘科这样的年轻员工。

    能完成这项工作,吕湘科感到十分自豪。现在,“带压换刀”这项其他施工单位还在学习的新技术,中铁二局的年轻员工已经能熟练使用了。

    不带徒弟就会影响职称晋升

    吕湘科的成长,是中铁二局职业生涯导航计划的一个缩影。

    在工程单位,新员工要到施工一线工作,风吹日晒雨淋,条件艰苦,很多年轻人往往坚持不下来,人员流动频繁。

    怎样留住年轻人?一直是工程单位感到困惑的问题。

    2006年,中铁二局团委与人力资源部联手,出台职业生涯导航计划。新员工参加工作的前3年,也就是他们最容易选择放弃的3年,是职业生涯导航计划主要关照的阶段。

    这项计划的精髓,是中铁二局实施多年的“导师带徒”工作。

    刚刚走出校门的新员工,往往对职业生涯感到迷茫。参加工作的第一年,新员工的身份是见习生,中铁二局为每名见习生配备一个导师,导师所起的作用,就是为青年员工点亮职业生涯的“导航灯”。

    师徒双方签订协议,导师帮助见习生安排见习计划。每个季度,见习生要在见习计划表上写总结,导师要做点评。

    作为计划的一部分,见习生要在工程、机电、预算等部门和岗位轮岗。第一年期满后,见习生根据兴趣和特长,选择自己钟爱的岗位。

    公司团委表示,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复合型的人才,又能发挥年轻员工的创造性。

    见习期满后,师徒关系会延续下去。

    导师带徒的成绩,与导师个人利益密切相关。比如,导师要进入中铁二局的“专家人才队伍”,或者要晋升技师、高级技师,必须符合一个硬性条件:培养了3个以上的徒弟。

    工作出色的导师,会得到公司的奖励。比如,集团下属的电务公司每年拿出100万元来奖励100位优秀的导师和徒弟。

    中铁二局团委书记石庆鹏说:“老员工不能把自己的技术当做独门绝技,应该传授给年轻员工,帮助他们成长成才。”团委工作人员经常奔波于各个工地,指导和监督职业生涯导航计划的进展。

    年轻员工是“等待点火的火箭”

    职业生涯导航计划在中铁二局的各个项目得到了落实,为年轻人搭建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在哈大(哈尔滨至大连)客运专线,中铁二局拥有总额达70多亿元的项目。由于这个高速铁路项目金额大、技术要求高,中铁二局派出了公司最强的队伍。

    在这里,新员工没有因为年轻而被冷落,反而得到了更多的机会。

    2007年10月,王创来哈大项目部报到,马上接到任务——担任一个拌和站施工的现场负责人。那时,他刚刚结束一年的见习期。半年后,他再挑重担,负责一个大型制梁场的现场协调,手下指挥着7个工班420多名工人和技术员。

    林原是中铁二局副总经理兼哈大项目部经理,在林原眼中,年轻员工就是“等待点火的火箭”,“企业点上一把火,这些火箭就能冲上云霄”。为此,他亲自指导年轻员工,给见习生点评见习计划。

    当前,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政策,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纷纷上马,中铁二局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例如哈大项目部就成了中铁二局培养高速铁路建设人才的“黄埔军校”,哈大项目部几个作业大队年轻的大队长,陆续担任成灌城际铁路、京沪高铁、石家庄至武汉客运专线等项目的常务副指挥长。

    看到公司对青年人才的信任和渴求,石庆鹏越发感到职业生涯导航计划的紧迫性:“建设任务这么重,团组织必须帮助年轻人尽快成长起来。”

    链接

    职业青年导航计划

    立足于组织和青年的共同需求,抓住青年对自身价值实现、潜能开发、未来发展的迫切需求,在青年与组织的互动沟通中,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观,培育良好的职业道德,有效提高职业技能,培养职业青年岗位能手。对职业青年给予必要的人文关怀、事业关注和生活关心;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行为指导、技能培训,推动青年朝着成才目标加速前进,最终使青年职业技能进一步被开发,获得全面的提升与发展,促使组织的综合竞争力和适应发展的能力得到加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