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4日
星期

大学应该怎样筹款

朱罗纪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12-04    [打印] [关闭]
    北大召开筹款与发展工作研讨会,校方透露,为推进筹款工作,将成立发展委员会,各院系部门二级机构将成立筹资工作小组,以整合全校资源,多方面开拓筹集渠道,同时将认真考虑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北京青年报》12月3日)

    曾有一项美国大学校长“最花时间的四项工作”的调查发现,有50%以上的大学校长占用时间最多的工作是筹资、规划和预算。其中,公立大学校长花在筹款上的时间是44.2%,私立大学校长花在筹款上的时间是77.0%。可见,筹款是西方大学校长的主要职责之一。

    相比国内大学普遍在筹款上缺少作为而言,北大领导层能够认识到筹款对一所大学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并为之谋篇布局,是应予称赞的。不过,采用全校动员、层层筹资的方式来实现这个目的,却让人联想起这几年各地政府大力推行的“全民招商”运动。

    大学是生产并传播知识的学术机构,院系是大学的基本学术单位,承担着培育人才、创新知识的重要任务,大学机关部门的职责是服务于基层教学科研。为基层单位创造条件,使广大师生心无旁骛,专注于学术研究和传播,是大学管理者的职责所在。

    正因为如此,西方大学校长才会将大部分精力投注在为学校筹资上,但他们主要依靠的是精干的专业筹资机构。很多高校还聘用熟悉市场的专职人员,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工作,而非将筹资的任务和职责层层分解到基层院系和部门身上。

    举例来说,剑桥大学第344任副校长艾莉森2003年上任时,正是剑桥大学财政最困难的时候,她很快设立了“剑桥基金”,从德勤等公司挖来高管担任管理人,并制订了一项10亿英镑的筹资计划。她经常到各地演说,举办筹款会,邀请校友和当地名流。2006年6月,她曾亲自写信给18.5万名校友,此举为剑桥带来实惠——现在每年平均有10%的校友捐款。

    相比西方大学,中国大学显然在筹款上还缺少完善成熟的机制和操作经验。如果操作不当,“全员筹资”就有可能像“全民招商”一样,造成大学的角色混乱,干扰院系正常的教学科研活动。

    高校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趋势。我国高校也急需改变单一依赖政府拨款的发展模式,积极主动地面向社会筹措经费。不过,在筹资问题上,我国高校应该借鉴美国高校的经验,通过校友会、专门筹资机构来进行,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筹资技巧,而不能急于求成,乱了方寸。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